真实与虚假:中介化交往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以微博为例 作者:刘明辉 来源:《声屏世界》 2021年第8期 刘明辉 摘要: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户越来越注重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在技术赋能的情形下,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更好地进行自我呈现与表演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当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与现实中的自我不一样时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这其中是否存在着虚假与欺骗。文章以微博为例,分析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探寻中介化交往中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问题。 关键词:自我呈现 拟剧理论 印象管理 品味表演 1993年,彼得·斯坦纳在《纽约客》上刊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有两条狗,一条狗坐在电脑桌前的椅子上面对着电脑,另一条则坐在地上,坐在电脑桌前的那条狗对地上的狗说:“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二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仍然是网络文化的真实写照。诚然,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用再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在身体缺席的情况下,人们仍旧能够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但就像这幅漫画所说,在网络的另一端,人们对对方的身份一无所知,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对用户身份真与假的深度混淆,当人们在网上展现自我时,会不会有与现实生活中不一样的地方?在身体不可见的情况下,人们在如何呈现自我?这种呈现如果与现实中的自我不相符,会是一场“虚假的表演”吗?基于以上问题的疑惑,本文将以用户在微博平台的实践为例,探讨用户在中介化交往过程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 加拿大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提出了“拟剧理论”。他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表演,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具有非常明显的表演的特性,每个人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自己想要呈现的角色。 社交隐写术——社交线索的“露”与“藏” 在1997年的超级碗中,某著名电信公司打出了这样一条广告:无种族、无性别、无年龄,唯有思想,乌托邦?不,是互联网。短短的几句话,却呈现了一个互联网时代人际交往语境中不争的事实:在中介化的社交环境中,社交线索的减少赋予人们以平等的身份对话的权力。而正是出于对这一点的考量,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社交平台上对与己相关的社交线索进行管理,以保证自己更好的加入这场乌托邦式的狂欢。社交线索包括着很多方面,比如性别、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甚至交流时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都是社交线索。社交线索的显露程度影响了人们对于网络另一端的人的判断和印象。 稀疏的社交线索为人们呈现自我和想象他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多数情况下,人们在微博上关注他人是源于共同的兴趣和经历,当然,对于大V而言,人们对他的关注源于对他呈现的内容的兴趣。但无论如何,稀疏的社交线索下人们很容易想象对方拥有一些尚未被呈现的品质,进而对其产生持续的关注。同时,稀疏的社交线索允许用户对自己的信息有更高的掌控权,用户可以有选择地进行社交线索的展示,以及控制其展示的程度。在社交线索匮乏的环境下,用户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容生产,这也许会让他们制作出更多的信息,呈现出更具吸引力的自我。 印象管理——呈现“理想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美国的一些女大学生会故意在和男孩子约会的时候,降低自己的智商,比如在男朋友面前故意拼错一个较长的单词,于是这时候她们的男朋友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一边解释正确的拼法,一边说:‘亲爱的,你真笨啊,连这都不会拼。’”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即人们试图以自己的表现去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的过程。 在社交媒体上,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完成的“印象管理”比在真实生活中要容易得多,几段文字、几张照片或许就足以能够完成自我形象的建立,这也就是在微博中很多人的自我呈现与现实的自我有着区别的原因。 除了“印象管理”,“品味表演”也是微博中自我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会通过分享一些音乐、照片,分享几本书的读后感,以及一些场所的定位或者是转发几段有深度的文字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品味,这看上去是在呈现自身品味,实际上是在呈现自己的社会阶层,呈现自己的个性,以增加自己的优越感。在微博上,一位名叫“蒙淇淇77”的博主经常通过不动声色的笔触展示自己“日常生活”,例如“觉得我老公太省了,重要场合穿十多万的西装……”等,云淡风轻之间展现自己的奢华和幸福。通过这种“不经意的流露”,给网民创造一种她婚姻幸福、生活富足的印象,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品味表演。” 受众的反馈也影响着自我呈现。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人对于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在微博上,如果一个用户因为发布一条美妆类内容而获得许多关注和肯定的评价,那么他很可能在以后的内容生产中偏向于发布此类内容,进而巩固自己在粉丝心中“美妆博主”的地位。 平台特征——技术可供性下的自我呈现 微博社交范围大,“熟人社交”向“陌生人社交”转变。无论是以前的人人网、QQ空间,还是现在的微信朋友群,互相交流的用户之间大多是互相认识的朋友、家人、同事,是一种“熟人社交”,这种角色表演等同于现实生活的延伸。但是在微博上进行的互动更倾向于是一种“陌生人社交”,微博的社交范围扩大,陌生人居多,这就使得微博表演带有了神秘的色彩,表演的随意性和自由度变大,陌生人圈子中的表演行为对于自身形象塑造相较于真实形象偏离度更高。微博场域充斥着陌生人,很少会有人去“揭穿”表演者与现实情况不符,他们反而主要依靠表演者在微博的行为去认识和了解他。即使有人出面揭穿了这场表演,微博“注销账号”的功能能够使得用户在表演失败后全身而退,无后顾之忧。 匿名性的特点鼓励用户勇敢表达。在微博上,很多用户并不会选择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作为微博的昵称(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除外),而是会选择用一些与自己真实身份毫不相干的昵称。这其实就等同于让自己处于一种匿名的状态,这种匿名性给用户的身份和行为增添了保护色。基于近年来微博上重大新闻事件的引爆,人们会发现,微博匿名性的特点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安全感。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不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在“身份不明”的外衣下,他们更容易打开心门,进行高程度的自我披露,更诚实的表达自己。 微博的观看范围和日期为用户在特定语境下为特定的观众表演成为可能。在微博上,有“仅粉丝可见”“仅朋友可见”“公开”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为用户在表演时指定观看的观众,降低用户在表演过程中因观众不明确而带来的风险。微博还为用户提供了“仅显示近半年微博”的功能,这相当于为表演者提供了“被遗忘权”。表演者不用担心自己过往的某些失败的表演会影响到今后角色的塑造,可以更加专注于现下角色的呈现。 以上所谈论的要点,都为用户在微博的表演亦或是自我呈现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在微博上呈现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是有一定差距的,微博上的自我更倾向于是一种“理想自我”。这种差距的存在会让很多人认为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往往在塑造一个虚假的身份,只有在现实中的自我才是真正的自我,真的是这样吗?社交平台上呈现的自我就一定是虚假的吗?现在,越来越多的身份研究者认为并不仅仅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也不认为自我的其他变体是错误的,而是把自我看做一个灵活、多样的存在,在不同语境、不同场所、不同时间下有不同的化身。 关于拥有众多变体的自我,特克尔曾用“窗口”作比:她认为人们在不同的电脑窗口有着不同的身份。自我不仅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窗口化的生活时间意味着一种去中心化的自我身份,它存在于很多世界里,并且在同一时间扮演着多种角色。人们在微博上塑造的角色也只是众多自我变体中的一个窗口。因此,即使在不同场景中人们呈现和表演着不同的角色,也不能就此认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就是虚假的。 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可能会在不同平台中拥有多重身份、扮演多个角色,虚拟空间中的自我呈现可能会与传统社会的自我呈现中的印象管理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虚假和欺骗。在技术赋能的情况下,人们通过社交平台可以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自我。这种自我虽与现实中的自我不相同,却通过技术手段满足了人们对于更完美的自我的想象,对于那些焦虑过度暴露于“熟人社交”中的人而言,这种自我呈现未必不是一种解放自我的新出路。(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建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91-93. [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靖鸣,周燕.网民微博表演:基于自媒体平台的自我理想化呈现[J].新闻大学,2013,(06):118-122. [4]南希·K·拜厄姆.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M].董晨宇,唐悦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3048d5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