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及其环保思想研究

时间:2023-01-22 08:23:3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佛教及其环保思想研究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梵网经> 上面引述的是<梵网经>中关于劝说人们放弃杀生的论述,是中国佛教理念中关于放生的最早缘起,也是佛教中环保思想的最简单、典型的体现形式之一。在这个环境日益恶劣,已经开始严重制约人类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而佛教中的某些理论也许能为我们提供答案。

佛教是生命的哲学,是一个为一切众生提供解脱的宗教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如净土理念、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无情有性的万物平等观、放生、戒杀、素食、破和断贪欲等等对环境保护有着建设性意义的理念都值得我们拿来研究和思考。

今天就以放生为切入点谈谈我的一点点粗浅想法。 佛教自古以来就有好生之德,比如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佛教颜语更是家喻户晓。佛教徒在佛菩萨圣诞日举行放生仪式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佛教形成的优良传统。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放生”行为本身也凸显了一种积极的


生态观、自然观,有着注重动物权益、维护动物福利的积极道德意义。但是,随着放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放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放生频率的日益密集,量变引发了质变,堪称“道德”行为的放生,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不道德”的杀生后果,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值得深思的现象。在《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也就是说放生是为了培养人们的“慈悲”之心,所以放生者必先要明白护生的道理,这样才能使所放众生颐养天年命终之后转生善道,真正达到“护生”的目的。

放生带给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不容忽视,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对“护生”理念的重视,把“放生”转换成“护生”。使得佛教的放生理念为社会的“环境保护”做出最大努力。

护生与放生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特色之一,是修菩萨行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培养人们慈悲心和爱心的一种有力措施。“慈悲”是菩萨行的六度之首,也就是说要修菩萨行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爱心,这样才能无私的去救度众生。在佛教无论是大乘还小乘、显宗还是密宗,都非常重视放生活动,认为通过放生可以增福延寿、消灾免难,消除我们过去世所造的身口意三业。因此,放生和护生也就成了佛教徒救度众生的主要表现形式。佛教所倡导的放生与护生思想,仅体现了佛教徒的慈悲精神,同时也无形中对社会生态环保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素食主义已经不是佛教信仰者所独有,而在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倡导和推行素食的健康理念。将素食理念运用到健康饮食和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55f4ccbb4cf7ec4afed0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