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顾恺之《洛神赋图》的艺术特点 顾恺之是东晋一代绘画宗师, 他以“迁想妙得” 之笔,绘“传神写照” 之像, 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 他的一生画迹颇多, 其中以《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等最著名。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以文学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的。以洛神 为主导,把似去似来, 飘忽不定, 在水面上凌波微步的洛神描绘得非常娴雅传情。 充分反应出了当时曹植在封建礼教束缚之下, 自己喜欢的女人却被曹丕所夺, 而 又不能有所反抗, 把情感压抑有心中的主题。 表现出人物 “进止难期, 若往若还, 含辞未吐”的复杂心情。可看出处一于惊疑、恍惚中的曹植,在洛水之滨与恋人 遥遥相对, 留恋徘徊可望而不可及的样子, 则又传达出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 情调。顾恺之反不同的情节在一幅画卷中展示出来, 以装饰性手法处理山水树石, 一方面使画面连成一体, 同时使主体人物更加突出, 而且表现出似真似幻、 神人 交融的幻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洛神赋图》的最大艺术特点在于画中人物秀骨清相,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 对神明。顾恺之把“传神”作为评画的第一标准,以描绘对象客观所具有的或应 该具有的思想情感、生活情调、论传神的得失来衡量画的成败。 《洛神赋图》中 以形为基础,通过形来传神。人的生理特征、人与社会环境、 人与自然环境之 间的关系在画中都有相当的表现。 其中人物的头部描绘得最为细致, 而头部中的 眼睛刻画更是传神。 从而反应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神气。 从中也反应出当时 以顾恺之为祖的绘画风格。 顾恺之通过“迁想妙得”的方法来描绘对象的内在精神裨实质。 “迁想”是“妙 得”的前提,“妙得”是“迁想”的结果。就是说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 反主观的情思投注到客观的对象中去, 使客体之神与主体之神融合为 “传神”的、 完美的艺术形象。 离开了“迁想” ,离开了艺术家的主体意识, 事物就成了死物, 是不可能获得传神的艺术形象的。 “迁想妙得” 的理论, 是对包括了人物、 山水、 动物在内的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的概括, 它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并得到更深刻的发挥,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 然,物我两忘, 离形去智。 身固可使如槁木, 心固可使如死灰, 不亦臻于妙理哉! 所谓画之道也。 ”张彦远所谈的正是鉴赏顾画时的心理感受, 一方面是“终日不 倦,凝神遐想”,另一方面是在鉴赏过程中“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5c6ae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