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园里的群莺乱飞 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有三个女作家最引人注目:张爱玲、苏青、施济美。张爱玲与苏青现在已大红大紫,独有施济美很少被人注意。一个具有严肃的生活态度、高雅的人生追求、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作家被长年埋于地下是莫大的遗憾,让她浮出历史地表显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试图通过对施济美女性世界的开掘,和整个20世纪女性解放道路的梳理,显示施济美女性世界的独特性。“废园”是施济美在四十年代烽火中国的感情栖息地与灵魂安定点,同时“废园”意识又让作者在精神上处于激烈的矛盾中,寻求安定还是直面混乱,守望还是死亡。寻着五四的爱情神话,崇尚精神价值的遗迹,她的作品着重塑造了守望精神与精神沦丧两类女性,她们有着各自的矛盾与痛苦,共同面临着爱情的消失与精神的虚无。观照新时期女性文学,我们惊喜地发现,张洁、张欣、陈染的作品表现的爱情主题和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求,竟是对施济美创作的一种无意识的回应,女性从对爱情的深情呼唤到对男性世界的坚决逃离的轨迹和最终无处可逃的“悲哀”,展示了女性被放逐于历史文化边缘的那个苍凉的手势。 虽然同为以爱情作为女性解放的指标,但相对“五四”,施济美的重心不是反封建,而是以男女两性本身的平等与精神同盟为立足点:相对沦陷区的普遍世俗化和反爱情神话的写作,施济美的爱情信仰和精神坚守,又显得与众不同;新时期的女性写作同样涉及爱情信仰和精神立场,施济美出逃的老路显得历久弥新,女性的“方舟”和自我幽闭都是“废园”情结的不同表现;解读施济美的女性世界使我们对中国妇女的解放道路的爱情指归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a038d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