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过程与结果 关于管理的过程与结果的讨论,在野蛮生长到计划生长的企业转型期是不能回避的。 团队习惯了“粗放” 的管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即使出现了“滞长”、“徘徊”的窘境,意识到精进管理的必要,也少有人愿意部分放弃过去的“自由”!其实这种心态不难理解。 当问题摆在桌面上的时候,经理们时常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过程”和“结果”对立起来,把问题做成二选一,殊不知“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哪里来的选择障碍? 图片 如果仅仅是管理概念上的二选一,组织追求的当然是“结果”,这也符合结果导向的理念。 所谓结果导向就是站在结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是实施一系列行动之后产生的影响,它是客观事实,既可能是达到预期的,也可能是超出预期或甚至与预期相差甚远的。它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在结果导向中,结果完全代表了过程,结果出现后,过程不再有实际的意义。 这里其实隐含了两个假设: 1、假设结果是被实现了,过程是合规有效的。 首先结果,应该是一个目标体系,绝非单一指标,如果落入单一指标陷阱,(参考前文《追求单一指标的陷阱》)。 其次即使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完成结果的过程也要合乎法律规范、不违背公司制度,因为法律、制度是企业生存的底线。 2、过程对结果没有保证 在诸如创新领域,偶然性对结果有很大影响的前提下,过程正确,不代表结果可以预期。很多的方法还是不确定的,需要思考的空间更大,需要时间的配置更加灵活,属于认知技能对结果影响甚大的类型。 追求过程的两个假设: 1、正确的过程导致预期结果 在大量的人力密集型工作领域,经过严格的工作分析,对工作程序有着严格的要求,只要按照要求去做,普通人都能够胜任工作任务。 2、管理者有着优化“过程”的责任 所有的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智能手机成为标配,车辆成本必备,微信不仅可以发送订单,还能收款,直播从圈粉到带货,一切都可以改变,关键是效率。 管理者优化过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效率=产出(价值 ) /投入(时间、财务、精力) 大部分管理者其实对失败结果没有“担当”能力,管理者无法回避高估自己掌控力的事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d0b4f0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