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致远是书香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能致远是书香”,美丽的校园中,不能没有书香的陪伴;“腹有 诗书气自华”,孩子的心灵中,最不能少的是诗书的渲染。孔子曾说过, “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侍父,远 之侍君”。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 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 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让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从而认识千百年来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学生的视察,丰富他们的 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 义的思想教育。这也符合新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 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 的运用。让悦耳的声音回响在耳边,又能展现古典诗歌动人的场面、深 邃的意境;让精彩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还能表露多变的情愫、鲜明的爱 憎。所以,要想搞好古典诗歌教学,必须从诵读入手。那么,如何使古典 诗词诵读的效果更好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1 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 1.1 吐字清晰,读音规范。每个字的语音要饱满,这样古典诗词的韵味 就自然出来了。 1.2 要注意诗词的节奏。如五言诗的停顿一般是“二二一”或“二一 二”,七言诗的停顿一般是“二二三”,但也有特殊情况。 1.3 把握整首诗、词的基调,感受作者的写作心境与背景,体会作品整 体的意蕴,调制音色,表达情感。 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 放手让学生自己背。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词特点予以指导, 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里变化, 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 感情和心里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 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 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和了解极有关 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 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 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 2 反复诵读,体悟古典诗词的美 要从审美入手,从审美感受、诗歌欣赏的层面引导学生进入诗歌。 显然,我们不能用教其他文类的方式来教诗,我们需要以审美的方式 让学生感受诗歌、欣赏诗歌,只有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 产生全身心的感动和共鸣,才能唤起对诗的热爱。“美读,是诵读教学 诗歌,进而欣赏诗歌层次较高的诵读。要求在诵读时逐步感知诗的各 种美感,读出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意境美、艺术美。”“在审 美领域,作为个体的学生,其实人人都具有审美感知能力,但长期的科 学认知教学和逻辑思维训练压抑了学生这种能力。对学生来说,需要 的不是大量外界的告知,而是心灵深处的自我发现,而读诗、感知意象 的过程就是一个美的发现过程。”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 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 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 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 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 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3 诵读习惯的自我养成 除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自学也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是 古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方法。课程标准又提出:“古代诗文的 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 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 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 趣,培养诵读的习惯……”让学生进行诵读体验,或是先讲后读,或是 先读后讲,或是边读边讲,教与学实现了统一。如果教与学不统一,教 师只与学生讨论诵读方法而不亲自示范,或者很少让学生进行诵读实 践,那么学生或许永远都无法真正掌握诵读的要领,感受诵读的乐趣。 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现代学者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江 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这表面看来得“死记硬背”,其实这是积累 知识。笔者认为,“熟读成诵”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自己学,在于心口 耳并用,从整体上牢牢把握文章,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己为有。 在一遍遍朗读、吟诵过程中,诗词会逐渐印在脑子里。教师还应鼓励学 生对诗词进行个性化解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 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读书既要出声还 要用心,在反复的基础上理解和记忆。 4 诵读活动文化环境的创建 4.1 开辟经典诗词角。班级设有“诗词园地”,每周安排专人更换作品。 全体师生读诗品诗,形成“每周一诗”的良好氛围。 4.2 坚持每月举行一次古诗词诵读擂台赛,全员参与,先在组内选拔 诵读能手,然后参加班级擂台赛,并评选出“班级诵读标兵”。古诗词诵 读比赛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冲动。诵读诗文, 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产生了耳濡目染,潜 移默化的影响。 5 诵读的时间和计划安排 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诵读,再就是下午放学前背一首诗也就 够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 枯燥。我从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诵读古诗是一项 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是疾风暴雨 式的灌输。 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让学生按计划 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用不了多 长时间,诗词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 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 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古典诗词的教学,既要从学科特点出发,使之 具有一定的文体性。又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 力。这样才能强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提 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是否应 该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做的同时思考“该做什 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并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教 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希望这成为我们所有教育者的追求和期待。 165__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c4e292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