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即兴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李华因在安禄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此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 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史乱平之后的一个经由宜阳,因对这些景象有所感触,产生独特的体验,写下此诗。 整体 宜阳城下草萋萋 ,此诗开篇以 宜阳城下 点明地点,以 草萋萋 点明时节。暮春之时,只见大片土地荒芜,正在野外赶路,忽然间感到小路愈来愈窄,路边长满了茂盛的野草铺染开片片翠绿,眼前一片盎然春意,不由得缓下步伐,抬头一望,原来已到宜阳城下。在这里,诗人通过地点和时令写 春行 所见之景象,为 寄兴 埋下伏笔。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 涧水东流复向西。 太平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 玉真路 ,不仅可1 以观看 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 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在,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 东流复向西 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 芳树无人花自落 ,这里强调 无人 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 春山一路鸟空啼 ,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 空啼 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 自落 空啼 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无比寂寞之感。 此诗后两句运用了互文见义和以动衬静的手法。 芳树 春山 ,即春山之芳树。 花自落 鸟空啼 ,即花香鸟语无人激赏,烘托世情的冷漠,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巨大破坏。花落是动态,鸟啼是声响,在 一路 无人 的情形下,这动态和声响实际上更衬托出幽静的氛围。如同南朝梁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名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一样,以动写静,尤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全诗从 城下 写到 涧水 再到 春山一路 ,使 春行 之题具体化,随着春草、碧涧、落花、啼鸟的相继出现,也使人同样感受到诗人行路途中移步换景之妙。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2 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 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名家点评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直解》:情致俱幽。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自 与 空 字,益见凄景。 明代陈继儒《唐诗三集合编》:四句说尽荒凉,却不露乱离事,妙。 明末邢昉《唐风定》:亦自花落鸟啼常境,直是风气遒美。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五绝中如王右丞之《鸟鸣涧》诗、《辛夷坞》诗,言月下鸟鸣,涧边花落,皆不涉人事,传神弦外。七绝中此诗亦然。首二句言城下之萋萋草满,城外之流水东西,皆天然之致。后二句言路转春山,屐齿不到,一任鸟啼花落,送尽春光。诗题标以春行寄兴,殆万物静观皆自得也。若元微之见桃花自落,感连昌之故宫;刘长卿因啼鸟空闻,叹六朝之如梦。同是花落乌啼,寓多少兴亡之感。此作不落形气之中,忘怀欣戚矣。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ebd77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