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城市发展为例 【内容摘要】: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社会运转方式已经存在了近400年,在全球化、信息化、世俗化的今天,西方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郊区化、逆城市化等新的特点的分析,初步讨论西方社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西方社会 郊区化 逆城市化 一、西方社会城市及城市化综述 “城市化”这一术语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出现的,西班牙的一位工程师塞尔门写的一本书叫做《城市化的理论问题》,第一次用了“城市化”一词。西方的城市化运动自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后的六七十年代,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城市已经成为西方人口的主要聚居区。西方城市化的高水平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现。城市作为独立的、高效的经济运行实体,有力地推进着西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能够非常有效地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人力、组织、文化、技术等资源聚合在一起,并加以合理的配置,已达到最优化的运行方式,使城市的运行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仅依靠产业的推动,城市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代西方城市的功能不是其生产水平有多高,而是要有能力组织起社会生产。在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城市更象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指挥者。城市规模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规模过小则不具备足够的聚合力,无法有力地吸引各种资源,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西方城市的发展已经表明,城市的规模越大,其运行效益越高。“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大都市圈。这种大都市区或城市群,1990年全世界已有34个。”[1]城市经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经济创造了规模效益。西方国家目前已实现高度城市化与高度现代化的相结合。 西方城市的发展,是西方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技术的聚合,使城市这种最适合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相互推动中不断实现的。“从十八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四次大变动,最后都体现在城市上:第一次大变动是蒸气机的发明,使得欧洲诸国,特别是英国首先成为城市化的先锋。第二次大变动是电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美国等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后一个发展起来的国家,在1920年就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第三、四次大发展就是电子工业及网络技术的的发展,它使城市化进程不仅仅在英国、美国发生,而且扩散到全世界,特别是日本作为一个后期的工业国家,它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大地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90年以来,随着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城市化并不仅仅是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简单集中,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它包含非农产业的集中,生活空间的转化和观念意识的转化。 西方社会在城市化的初期,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后,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问题,象交通紧张、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特别是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工厂工作,却无法得到安定的住房,于是他们在工厂的周围建起很简陋的房子,当时的城市景观上的突出表现是摩天大楼和贫民窟并存。从1920年初开始,西方城市进入郊区化发展阶段,并在50年代得到大规模发展。下面将讨论西方社会城市化的郊区化趋势。 二 西方社会城市化的郊区化 西方社会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成为人们工作居住的主要场所,成为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中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较高的薪金待遇,这一切都吸引着来自乡村的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寻找机会,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开始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象美国这种特殊的移民国家,城市中大量存在的低收入的新移民、少数族裔更是对城市社会治安的严重的潜在或现实威胁。美国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犯罪率,加上交通紧张、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使人们认为城市特别是城市中心区不再适合居住。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白领阶层普遍拥有私人汽车,是随时的、快速的出行成为可能。他们的住房不必一定要靠近位于市区的工作地点。大量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使驾车出行十分方便快捷。这些都为郊区化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而在二战之后出现的婴儿潮使人口迅速增加,人们不得不到城市中心区之外寻找新的居住地点,这时环境幽雅,空气质量好,有开阔地区适合修建住宅,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成为人们选择新住宅区的首选。“美国1956年州际高速公路法(Interstate Highway Act),确立了以汽车作为基本交通工具的出行模式。郊区化以牺牲郊野地为代价向外扩展,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空间的退化。不经几年,郊区化就导致了新的城市形态的形成,即郊区城市(Suburban City)。这一新的城市形态具有两极化的特征:郊区-城里,居住区-工作区,富人区-穷人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城市综合体中出现了两极分化。”[3]郊区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拥挤和混乱,使一部分白领阶层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居住,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首先,由于时间和地理上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往减少,邻里关系逐渐淡化。正象有学者所说的:汽车代替了房子,而电视代替了城市。其次,郊区化使城区向外大面积蔓延,破坏了田园美,郊区散布着单调的路网和孤立的建筑。第三,它也是对土地资源和交通时间的浪费。郊区化的结果是“导致了另一个居住-生活-工作模式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外的城市或‘边缘城’,‘外泄城’(X-urkan, Gandelson,1999)的出现。”[3] “城市郊区化经历三个步骤:郊区形成新的居住区;零售业外迁;新兴企业建于郊区。”[4]郊区化实质上是城市功能向郊区的延伸,原有城市的居住、商业流通、工业生产等功能都有一部分转移到郊区,郊区成为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中心——郊区的关系,实质上是中心与次中心的关系,他们共同构成大都市的复合结构。我们由此可以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在大都市区的基础上建立大都市带。 城市的郊区化不可避免地对西方社会的工业生产产生影响。郊区拥有的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税费优惠等优越条件,更能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的要求,从而吸引了大批企业到郊区投资建厂,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控制生产成本。“像底特律、费城这样的传统重工业城市,已有近3/4的重工业企业搬迁到其它地方。”[5]工业企业外迁不仅影响了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状况,也动摇了建立在工作和居住基础上的亲密的城市邻里关系,而且它使许多居住在城市中心贫民区的美国黑人失去了工作。 城市的郊区化导致了城市的空心化现象。美国富裕阶层流向郊区,也同时带走了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一定程度上引起城市繁华的衰落,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文明的倒退。“在美国那次出现的城市空心化现象中,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就是大量的城市高收入人口外流,分散到城市周边,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心区或城市新区。城区中主要居住者都是低收入阶层,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阻碍。”[6]西方社会在应对城市郊区化时,如何解决好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关系,如何维持城市老中心区的继续繁荣,解决城市的污染、犯罪、混乱等问题,这都是必须面对的。毕竟郊区化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城市旧有的完备设施和历史文明的被遗弃是社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1ad319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