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的由来

时间:2022-07-20 10:31: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九九歌”的由来

刘绍义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 【年(),期】2017(000)004 【总页数】1(P33) 【作 者】刘绍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

在我国古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人们要想预知冬季的天气寒暖情况,都是通过“数九”判断的,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变化规律。有了这个规律,人们不但方便了日常生活,更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所谓的“数九”,就是以立冬这天作为“交九”算起,第一个九天是“一九”,第二个九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第九个九天最后一日,总共八十一天,算是“九尽”,表示冬天已经结束,人们可以开始下地春耕了。

“数九”习俗起源甚古,但有文字记载的史籍,是南北朝时期梁国人宗懔写的《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为寒尽。”在明代刘侗、于奕正同撰的《帝京景物略》中,还巧妙地用自然界某些生物的生态反应,来表明各个“九”里的气候变化。“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


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暖,蚊虫虼蚤出。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南北方地域不同,温差有别,流行的“九九歌”也不尽相同。例如北京的“九九歌”是这样说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而江苏一带的“九九歌”却是这样的:“一九二九,背起粪篓;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走;五九六九,修滩挖沟;七九六十三,家家把种捡;八九七十二,修车装板儿;九九又一九,扶着犁耧满地走。”

总的来说,冬至后约一个月的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了“三九三,冻破砖”“三九二十七,见火如见蜜”的“三九”寒天,而到了冬至后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时,百花盛开的春天就到来了。

古代不但有许多“九九歌”,还有不少有趣的图表或字句,记录着“九九”的进程,用以预知天气的变化。在家中画一枝八十一朵花的素梅,从冬至起逐日用笔染红一朵,等到梅花红遍,则九尽矣。也可以在家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日涂一圈于一格,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也有人描九个空心字,如“亭前弯柳珍重待春風”每字为九笔,每天填一笔,号为“九九消寒句”。还有人创作“九体”对联,每联各九字,字字皆九画,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每天上下联各填一笔,填完“九”尽,春暖花开,是为“九九迎春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03d6d6b83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