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新探 作者:曹新龙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6年第03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两句诗。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才停止流泪,比喻爱情至死不渝,是一曲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唱。 笔者研究发现,不少人在具体赏析这两句诗的情境时,都认为它们写的是两位有情人“别后相思”。这里举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有一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是这样阐释的:“蚕丝的‘丝’和相思的‘思’是同音字,古人写诗,往往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另一种意思。南朝民歌里使用尤其多……李商隐也许是受到民歌的启发吧,也运用了春蚕吐丝的形象,来比拟自己缠绵无尽的思恋之情。”著名唐诗研究专家郝世峰撰文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他还引用唐朝以前的诗句“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和“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说明以“蜡烛燃泪”表现“思念之痛的煎熬”古而有之,表明这两句都意在抒发“别后相思”。 “丝”与“思”谐音,古人又存在使用谐音暗示的习惯,因此说这两句诗是写“相思”似乎没有问题,而且如此理解还将人物感情形象化了。既然是“相思”,肯定是在“别后”,这也符合生活常理。这样,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成为两人“别后相思”,好像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是一个美妙的答案,无怪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或青睐。 然而,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把这两句诗理解为“别后相思”,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笔者以为,这两句诗表现的不是男女间“别后的相思”,而是“临别誓言”。 总体来看,“别后相思”的观点是基于“丝”与“思”谐音,以及“蜡烛燃泪”可以体现“思念之痛的煎熬”等认识的。这样说法固然可以表现诗中人物内心的情感,但并不能由此认定诗句写的就是“别后相思”。如果作者就是从整体上借春蚕和蜡炬不惜殒身的精神,来比喻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为什么非要说是写他们别后相思呢?诗歌鉴赏中,对意象个体的赏析固然重要,但对诗句总体把握更不能忽视,个体意义要服从总体内涵。另外,退一步说,如果非要说这里写的是“相思”,即使从情感表达上能说得通,也未必就是发生在“别后”,把这两句话理解成为两人分别时的海誓山盟或内心活动不可以吗?在实际生活中,“相思”是“别后”的思想活动,但是,在文学作品中,有时却可以是分别时的内心独白,或者预想今后发生的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更是通过时空错乱来突出表现人物感情。这也可以作为一个佐证,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是临别时的海誓山盟或内心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5aada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