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冲突看《群英会蒋干中计》的人物形象

时间:2022-07-09 08:02: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认知冲突看《群英会蒋干中计》的人物形

作者:李家人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7年第06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有多篇选段被选入了不同时期的语文材。沪版语文教材高一年级上册选段《群英会蒋干中计》(以下简称课文),具有矛盾冲突激烈、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描写丰富等特点,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华段落之一。早在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就将这一段选进了第二册。著名点评家毛宗岗在这一回的总评中也说:周瑜假作极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写来真是好看。”[1]以往该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会把周瑜看作智慧的化身,把蒋干看作一个愚蠢的形象。比如,在上文提到的沪版高一上语文教材中,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就有:通读全文,试分析周瑜是怎样设计圈套的;文中多次描写周瑜的,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周瑜的言行神态多有表演的性质,试分析小说里周瑜几次的不同含义。这些设计都是从引导学生理解周瑜智谋的角度来发问的。其实,《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有记载: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这说明,历史上的蒋干,不仅不愚蠢,还是一个颇具风仪的名士。如果探究这段精彩的人物描写所凸显出来的二人认知上的冲突和智慧层面的比较,以此确定教学内容,也许对当下的高中生的精神成长更有意义。

理学上把认知主要分为自然认知、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三大类。自然认知主要指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和判断,社会认知主要指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与他人关系的判断,自我认知主要指人对自身性格、特征、缺陷等个人素质的判断和理解。这里我们要从社会认知能力这一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社会认知能力在人们的日常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能力。很多时候,这种能力就是价值观的体现。价值观一致的两个人,不仅容易相处得长,也容易相处得好,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典故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也是这样。而当两人的价值观不一致的时候,相处就会出现问题,以致冲突。在《三国演义》中,原本并道而行的曹操与陈宫就因为在价值观上产生冲突,最终分道扬镳。课文中,蒋干就因为在关系认知上和周瑜不一致,进而产生冲突,最终不仅导致任务失败,还反过来被对方利用。

蒋干和周瑜之间的冲突有两重。第一重是两人对不同关系的重要程度的认知有差别。文中涉及的人际关系有两种。其一是蒋干与周瑜之间的同学关系,这也是课文中群英会一节所涉及的核心关系;其二是曹操与蒋干、孙权与周瑜之间的君臣关系。

蒋干为了在曹操面前表现自己,提出可以利用他和周瑜之间的同学关系去劝降周瑜。在蒋干看来,他和周瑜之间的同学情可以超过周瑜对孙权的忠诚。但在周瑜看来,在当时孙权决心联刘抗曹的大环境下,蒋干是曹操的谋士,他和蒋干的同学关系完全不能与孙权和他的君臣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1ec8e5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