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元元是一个中班的新插班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活泼好动,反应灵活,个性倔强,喜欢调皮捣蛋,常常会做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以博得你的注意,是个既可爱又可恨的小家伙。 案例描述 离园游戏前,我照例给小朋友整理衣裤鞋子,当整理到元元小朋友时,发现元元的鞋子又穿反了。这可是今天第三次发现他反穿鞋子了。记得上午玩游戏前,我已经给他纠正过一次,同时告诉他怎样区分左右脚,午睡起床后,我又给他纠正过一次,并又强调怎样区分左右脚,他也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不知怎的,他又把鞋子给穿反了。元元并不是个笨孩子呀!虽然,元元平时是很调皮也很倔强,但脑子反映很快,而且,元元已经是个中班的小朋友了,照理也总不会穿不正鞋子的。那么,会不会他故意跟我捣乱呢?想到这,我不由得有些恼火起来,嗓门也大了起来,大声地对元元说: “元元,你连左右脚都分不清了吗?元元显然被吓了一跳,小脸通红,连忙把鞋子换正了。当时我想,果然是这孩子顽皮。 离园活动时,我发现元元居然把穿正的鞋子又穿反了,面对孩子一而再发生的反常行为,引起了我的深思,会不会是另有原因呢?想到这,我不禁为自己刚才的莽撞行为感到惭愧。于是,我亲切地拉过元元的手,平心静气的对元元说: “刚才是老师态度不好,你是不是觉得鞋子反着穿舒服呀!他惊讶地看着我,神情一下轻松起来,轻轻地答道: “是”,看来,这就是他一再把鞋子穿反的原因吧。于是,我说: “为什么鞋子反着穿还舒服,你能不能告诉老师原因呀”?他神秘得凑着我的耳朵说: “鞋子太大了”。我恍然大悟,鞋子大了些,反着穿才便于活动,好办法!多聪明可爱的孩子,这次,轮到我脸红了„„ 案例分析 1 / 3 在我们成人看来的许多孩子的反常行为,在孩子的眼里是如此的顺理成章,作为教师的我,也不得不为孩子的这种”反常”行为喝彩。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形成了一种不言而喻的认识——老师一定比孩子聪明,老师认为对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我们常常“好心”地为孩子纠正各种错误,如: 吃饭要用右手,画画要逼真整洁,等等,常对孩子讲述老师所熟悉的概念和理念,常以为教给孩子很多,而从孩子那里学到的很少。但从发生了元元反穿鞋子的这件事后,彻底打破了我以往的这种想法。 试想,如果当时的我还按老思路对元元的这种反常行为不分青红皂白而仅凭表面现象和主观判断批评孩子,那么,久而久之,不仅会压抑孩子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更会深深挫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我庆幸,我及时纠正了自己的莽撞行为,挽救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 要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以增强其自尊信和自信心。因此,当孩子有发生我们认为的“反常”行为时,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调查研究,细心观察和分析事情的原委,正确对待,而且要让孩子在我们的激励中不断“闪光”,使他们的身心更良好地,和谐地发展。由以上元元反穿鞋子的事件我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种种我们认为的反常行为,有了以下几点反思: 1.耐心倾听,多与孩子交流,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老师要放下架子,并且走进孩子的世界,读懂孩子这本书。要知道其实自己曾经也是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去体会他们的感觉。从元元事件中不难看出,一旦老师与孩子之间进行自由的、开放的“交流”,就会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此刻老师是把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通过“交流”使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对你畅所欲言,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2.尊重与信任孩子,为孩子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33a23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