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家庭教育中代沟现象研究(修改)

时间:2022-04-15 03:24: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家庭教育中代沟现象研究

姚本先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 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家庭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内部相互作用的系统,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对称的双向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儿童对同辈群体的取向、文化反哺等都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有些是消极的影响,甚至产生代际冲突,即代沟现象。而从宏观上分析代沟现象的产生原因,对于解决代沟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家庭教育;代沟;代差;亲子关系



一、中国家庭教育中代沟的性质

(一)“代沟”与“代差”

代沟是指由于时代和环境条件的急剧变化、基本社会化的进程发生中断或模式发生转型,而导致不同代之间在社会的拥有方面以及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选择方面所出现的差异、隔阂及冲突的社会现象。代沟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肯定的社会价值与对代沟现象持理解、认可态度有正相关;2)年龄差距越大,文化程度相距越远,代沟现象越明显;3)代沟主体的非对称性;4)中庸的民族性格对中国的代沟现象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5)社会中不同代人之间的代沟现象与个体人格转型中的边际现象相交织;6在不同代人的对立中,青年一代开始在文化方面占优势,具体表现为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

代差是指两代人之间由于社会发展或转型,在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别。从代差到代隔阂再到代冲突,其间代际关系的亲疏程度由亲至疏是依次递增的。[2]代沟相对于代差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代沟相对于代差具有普遍性,即代沟是两代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隔阂和冲突,而代差不具有普遍性,它是两代人在不同方面或同一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是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给代际互动带来的另一种效果。差是必然的,它代表着代的超越和社会的进步。第二,代沟相对于代差具有冲突性,代沟导致不同代之间在社会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的选择产生冲突,而代差未必导致冲突。从两代人之间差异发展来看,代沟是在代差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价值取向来看,代差更倾向于事实判断,代沟则有价值判断的倾向,暗含两代人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沟”

(二)“代沟”与“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3]夫妻有子女后,家庭生活会发生很大变化,如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交往、闲暇时间的安排和夫妻关系等都会有所改变。父母的人品、对子女的态度和抚养、教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儿童身心的发展。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的结果,而并非以前人们所认为的是父母影响儿童的单向决定关系,它包含着两种,甚至更多的同时发生的双向影响。[4]

代沟的产生是亲子关系中一种特殊现象,代沟从某种意义说也是一种亲子关系,它更多的是从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看待两者关系,而亲子关系更多的是强调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看,代沟、代差、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代沟、代差是亲子关系中的一种现象,亲子关系之间出现代差容易导致代沟的产生。代沟、代差都会对家庭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1]

二、中国家庭教育中代沟现象的分析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1


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众多因素的重要中介,其中也对代沟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有四种:第一,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较严格地控制儿童的行为和态度。儿童独立性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第二,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青少年实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要求,接纳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儿童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第三,宽容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儿童青少年既无控制又无要求,很少动用权力和惩罚以使孩子服从。儿童缺乏自控能力和自我信任。第四,放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是对自己抚养者角色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父母与儿童情感疏远,明显缺乏亲密的依恋关系。

(二)亲子关系的不对称性特点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从心理意义和社会资源两方面来看,它都是一种不对称的双向相互作用关系,这种不对称的特点,也是造成代沟的原因之一。亲子关系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孩子和父母都对对方抱有期望,然而这种期望并不对等。因为儿童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父母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满足;而父母想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则常常需要长期的努力。这种不对称的亲子关系显然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有着很不相同的特点。在亲子关系中,由父母掌握着权力和限制,儿童的合作就意味着对父母权威的顺从和尊重。[5]

(三)同辈群体的影响 青少年对同辈群体的服从,而且崇尚那些与成年人价值观念相反的价值观。青少年群体组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多数重要的社会交往都发生在亚文化内部,与外面的成人世界联系相当有限。学生的身份使青少年与成人世界分隔开来,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与价值体系。

(四)代沟标签的影响

青少年亚文化是成年人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实践的反映,与成年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很多方面相当一致,有些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有研究发现,虽然两代人之间存在冲突,但是,这些冲突并非是基本价值观方面的分歧,而是日常琐事方面的矛盾。两代人都认同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如诚实、坚强、关心他人等,但是他们对诸如噪音、整洁、守时等这些非原则性的具体问题往往持不同的态度,而这些差异容易被贴上代沟的标签,沟的标签往往使非基本价值观的分歧发展到价值观的分歧,使青少年更倾向于青少年的亚文化,造成事实的代沟。

[6]

三、中国家庭教育中代沟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改善代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是“仁”,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并且将人放在伦理规范中加以考虑。这种伦理规范及其“仁”的精髓在社会化过程中世代相传,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使儿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够改善代际关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辈分关系,要求子代对父代的遵从,尽管当代社会中父代(成年代)已失去了传统的绝对权威。但是子代(未成年)意识中的威信尚根深蒂固,而父代又努力维持这种威信。因此,代际情感仍然能够很好的发展,在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中,维持代际关系和谐的价值取向,向着平等、友爱的方向发展。

(二)更新父母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的教育观念首先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期望和教育方式,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与家庭气氛,直接影响亲子关系。[7]当前父母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才观上片面以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专门人才才是人才;儿童观和亲子观上,仍把孩子看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亲子一体感相当强烈,教育观上的重智轻德等。错误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父母的教养方式,往往形成专制的教养方式,从而容易造成“亲子危机期”的出现,

2


更进一步就形成代沟。因此,引发父母转变教育观念的需要,提高其理论认识,引导父母教育观念,转变他们教育子女的态度与行为,对于改善亲子关系是十分有积极意义的。

(三)合理利用“文化反哺”,促进亲子的相互理解 在不同代人的对立中,青年一代开始在文化方面占优势,具体表现为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文化反哺,是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文化反哺其实是“反向社会化”的过程。显然,反向社会化过程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基本社会化方式的转型和中断,一种单向的训导过程正在为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所代替。文化反哺现象,是有利于代际之间相互理解的,使两代人有机会进行换位体验与思考。

[8]

四、中国家庭教育中代沟现象研究趋势与展望

(一)实证研究法与理论分析法相结合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上,主要是定性研究,虽然也有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但数理统计分析的力度不够。只有把两者方法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才能对代沟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城市代际关系研究与农村代际关系研究相结合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代际关系,但忽视了农村中的代际关系,虽然城乡代际关系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是相似的,但共性与个性是不能等同的;不能单纯的以城市中存在情况推及总体去抹杀农村代际关系的特点。

(三)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相结合

相当一部分研究仅停留在对代沟的表面现象研究上,缺乏进一步分析。虽然论述了代沟的特征,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却极少提出有见地的解决措施。 (四)独立研究与交叉研究相结合

我们既要独立研究代沟现象的具体表现形式、特征、原因分析,又要从总体上、整个社会的宏观角度研究代沟,更要把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发展与代沟相结合进行研究。

注释:

[1] 李红芳.“代沟”问题研究简述[J].青年研究,1999,(8):4042. [2] 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4,(4):6779.

[3]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6.

[4] 任朝霞.社会化过程中亲子关系的互动效应[J].理论与现代化,2002,(2):37.

[5] 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2):4650. [6] 彭庆红.代沟到底有多大?——青少年的父母取向与同辈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0,(2):2628. [7] 孟育群,李强.建设少年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要素[J].教育科学,2001,17(3):5961.

[8] []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 王欣,苏晓巍,王岩.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5):344345. [2]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5859. [3] 陈欣银等.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理学,1995,(3):329336. [4] 乐国安.中国母子关系模式及文化传递[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7,(3):3441. [5] 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2fc0fc29ec3d5bbfd0a74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