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用爱的声音一呼百应 作者:暂无 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3年第3期 文 本刊记者 陈雪娇 “假如你的耳朵闹情绪罢工一天,你今天要穿过人车如潮的大街,有一场最爱歌手的演唱会,老师要讲考试重点,可是听不到……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降临人间的时候没有得到‘声音天使’的抚摸,听不到一切的声音,随之失去了语言表达的权利,终日生活在孤独中……” 2012年11月23日,由“爱的分贝”聋儿救助项目发起的“‘爱的分贝’《此刻请莫言》静音体验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莫言”是个网络热词,而聋儿们由于无法开口说话而“莫言”。《此刻请奠言》通过全新的公益活动模式,让普通人通过切身的参与,体验听障群体处于无声世界的生存状态,从而唤起社会大众对听障儿童的关注与关爱。 “通过游戏来传递对听障群体的认知。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此时,说这话的人名叫王娟,阳光漫洒的金融街咖啡厅内,眼前的小女人如一个邻家女孩,活力无限,侃侃而谈。她的声音不大,但字字有穿透力。她说,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她的使命就是帮助儿童。从央视主持人到企业高管,再到公益项目发起人,这个对生活始终充满热情的小女人由内而外释放着正能量。 名嘴团队爱“分贝” 王娟曾是央视7套星火科技栏目的主持人,2004年,做了4年主持人的王娟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浙江某集团公司,通过五年的努力由一名普通员工做到集团旗下影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多年后,抛开曾经耀眼的光环,王娟一头扎进了慈善事业,如今,她是众基金、春暖基金总负责人,亦是“爱的分贝”听障儿童救助计划项目创始人。 公益参与者最初知道王娟是在1009年前后,2009年9月,众基金在北京举办了启动仪式,由众基金组织实施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爱心医务室”、“爱心健康包”、“众基金健康教育课”等项目也同时启动。发起人包括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鲁健、中央电视台著名配音员陈捷和天津市劳模孟庆如。同年,三人共同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发起成立春暖基金,该基金主要结合热点社会事件,关注民生,从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状态,曾先后开展“解救打拐儿童”、“江西救助行动”、“留守儿童救助行动”、“春暖基金甘泉计划”、“春暖玉树地震援助行动”、“春暖宿舍公益计划”、“春暖圆梦北京”等公益活动。 “爱的分贝”聋儿救助计划作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核心项目,包括人工耳蜗手术资助、康复训练资助、聋儿家长培训、对社会大众进行爱耳宣传、听力知识宣传和普及等内容,该项目由鲁健,陈捷和王娟共同发起,而该项目的理事会成员则集结了包括李修平、张泉灵、陈伟鸿、郎永淳、欧阳夏丹,王凯、姚雪松,春妮、经纬、欧阳智薇等一批主持界大腕儿。 知名主持界的阵容组合注定了自“爱的分贝”成立就备受外界关注,自项目筹备到日常运作再到入选央视《梦想合唱团》节目……央视大牌主持人的公益行动引发各种围观。 王娟坦言加入公益事业受家人的影响。中央电视台著名配音员陈捷是王娟的老公,陈捷曾以《经济半小时》精彩的配音折服无数观众。后陈捷与好友鲁健、孟庆如等共同出资投入公益事业,或许是由于爱的感化,抑或是女人与生俱来的善念使然,王娟很快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这是一支主持界联手做公益的队伍,创造了传统的企业家、基金会、草根组织做公益外的另一种模式。相较上述个人及公益组织。他们的优势不言而喻,传媒力量的天然优势、严谨而务实的专业精神……而作为“爱的分贝”项目的创始人之一,王娟充分运用在商业领域积累的管理经验,将商业管理技巧嫁接到公益项目管理中。为了“爱的分贝”立项,王娟和她的同事经过了近一年的调研和准备,在走访了大量听障儿童家庭、听障儿童康复中心,助听器和耳蜗公司及多家医院后,针对听障儿童家长需求及听障儿童救助领域现状,拿出了解决方案。项目自2012年3月2号启动至今,爱的分贝已经直接帮助150多个家庭,间接帮助千余个家庭(为千余个家庭提供咨询和服务)。 “贵人语迟”入误区 提起做“爱的分贝”项目的初衷,王娟说有两件事情打动了她,一名叫刘浚的公益摄影师拍了100个聋儿家庭,他想让这些照片发挥更大的价值,以呼吁社会关注失聪儿童群体,当时他找到王娟,“想想他那么辛苦走访了100多家庭拍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用坏了。”王娟说,我们先做个调研,摸清楚情况,制定出计划后再讨论照片该如何用,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作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包瑞玲也提出关注听障儿童,“如果通过我们的帮助让聋儿开口说话,那我们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们成立慈善机构应该做的。”包瑞玲部长的话让她吃了定心丸。 2011年7月,“爱的分贝”正处于调研阶段,当项目筹备组的工作人员见到双胞胎的妈妈郑旭日时,她正准备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时孩子在北京康复了3个月,已倾尽所有。而此时正是孩子语言康复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王娟拿出了心爱的唐卡,通过微博拍卖筹集了第一笔23800元善款,资助这两个孩子的康复费用。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5月,澎澎、灏灏双双获得了“北京市第六届聋儿诗歌朗诵大赛”并列第一名。如今,他们已经进入普通幼儿园学习。 在王娟看来,一个孩子从有听力障碍到与正常的儿童一样上幼儿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即“听”和“说”。如何解决听的问题呢?一般听力损失肋分贝以下可以通过助听器解决,如果听力损失在肋分贝以上就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人工耳蜗,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手术时先从耳后的磨骨开刀,把人工电极植入进去。人工电极是一个非常精密的仪器,乍一看也只是一根很细的线。由于耳朵不能正常工作了,我们没有办法感知外面的声音,因此只有用人工电极代替耳朵里的感应神经通过大脑感知再传递回听觉感应神经里面,才会听到声音。”王娟介绍道,据悉,目前世界上比较好的人工耳蜗有3个品牌适合06岁孩子使用的人工耳蜗,分别产自奥地利、澳大利亚和美国。佩戴上助听器或者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经过一年左右的康复训练,才能学会“听”和“说”,进而理解声音和语言。 “中国每年有3万新生听障儿童[聋儿)出生,政府每年的投入都在增加,可还是有些特殊家庭没有能力在孩子语言听力发展的黄金期植入人工耳蜗。”王娟告诉记者。 一般政府项目的资助标准是0-6岁,而“爱的分贝”的资助标准是0-7岁,之所以向上宽限一年,主要是为了刚刚过了年龄而申请不到政府项目的聋儿家庭减轻经济负担。3岁是孩子听说发育的“黄金期”,专业的说法是“孩子只要满18斤,身体上耐受力符合手术正常的范围内就可做人工耳蜗植入。而植入耳蜗早,基本就不需要特别的康复训练。遗憾的是大多数聋儿家庭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期”。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对于这些聋儿家庭,最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资金短缺。佩戴助听器、植人人工耳蜗以及康复训练都需要钱,很多聋儿家庭为了凑钱奔走于朋友与亲戚间,但凡有一丝希望,家长都不会放弃。另一方面,家长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很多失聪儿童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期。中国有句俗语:贵人语迟。而很多家长和老人们宁愿相信孩子是正常的并以此自我安慰,从而步入医学误区。 筹款横式在创新 2012年2月,“爱的分贝”项目尚未正式启动便获得了英国“社会企业家技能培训创新奖”。2011年10月,王娟参加了英国大使馆的社会企业家的技能培训,“从央视工作后,我一直在企业工作,投身公益后,我发现因为资金都是靠募集,这就意味着无法确定每年有多少资金可用。”王娟坦言自己更习惯于做长远的计划。对未来的设想,资金需求,人员配备,王娟习惯——列出,并逐一实现规划。可身在公益圈,这种不确定性一度让她感到痛苦。在参加了英国大使馆的技能培训后,王娟发现原来公益可以用社会企业的方式来解决,通过社会企业的盈利来支持公益项目。 “当时正值爱的分贝调研期间,我们就开始用社会企业的思维反过来看爱的分贝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开始往社会企业的方向走,去摸索,也是拿这个项目做了个比赛的方案,100多个项目挑选最具创新性的5个项目,结果我们获了奖。这对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在爱的分贝网站上,有个特别的栏目——名人爱分贝,王娟希望依靠名人团队的影响力发动全国的播音员主持人为聋儿们录文章,文章题材可以是诗歌、散文,只要是适合孩子的都可以。“网友可以用APP软件下载。我们会适当收取费用。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需要睡前故事,这样这套产品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由于我们是公益类型的项目,网友花钱买东西,我们收到的所有的钱会直接进到捐赠的账户里面。”不过,王娟也承认“名人爱分贝”项目的滞后性,“其实有购买能力的家长还是挺多的。” 2012年9月14日,“爱的分贝”公益项目组开办的第一期听障儿童家长培训班开课。这是“爱的分贝”为听障儿童及其家庭搭建综合性公益服务平台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期课程的学费是1500元。对于1500元的标准,王娟表示:“1500元的标准是通过社会企业的模式实现‘爱的分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当很多有购买力的家长认可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实现。”“我国的公益还处于摸索期,需要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这样的理想,在这几年里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实施,没有办法实施的时候我们就踏踏实实的把项目做好,为了未来有机会成为社会企业做准备。” 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公益项目,“爱的分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业界和社会大众的认可,这得益于其专业的管理、高效的协作和强大的执行能力。在扎扎实实做好救助等工作的同时,“爱的分贝”还不断探索公益项目发展的新尝试,王娟和她的团队正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使“爱的分贝”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332a52f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