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论中相似是理论概念 中西方文论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文学作为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又必然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因而,针对文学审美活动的文学批评也就有了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中西文论的对比成为可能。但是在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中,人们似乎过于强调中西方文论深刻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差异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但除了差异性之外,中西文论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相通之处,也有相似的文学思想。在中国和西方早期的文学理论中,都提出了关于“中和”之美的看法。“中和”之美强调的是一种对立成分的和谐、统一。 针对文学审美活动而产生的文学理论批评在中国和西方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在某些方面又有相通性。早期的中西方文论中,都提出了以“中和”思想为特征的普遍和谐的美,它是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所追求的美和理想之境。无论是古代中国的温柔敦厚、刚柔相济、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发而皆中节等,还是早期西方的“美是和谐”、“对立统一”、“有机整体说”和“合式”思想,都是这种“中和”之美的具体体现。这种美的理想和追求也渗透了古代社会对人的理想、对道德伦理、社会政治以及文学审美标准的理想。当这些和谐之美被宇宙这个整体所统摄是,则表现为最高的美—即“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和谐,人与自然完全融合,主客体和谐统一的至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4b1f1e987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