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三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的一点想法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在最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作为教师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数学的思维水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值得每一位高三老师的深思和实践!过去有一种说法叫这一阶段为“保温”,实在不敢苟同.“保温”之说过于消极,数学思维是活的,只有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加高考. 因此,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的“查漏补缺”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数学思维方法的落实 高三复习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一个月的复习如果用大量的练习充斥,学生的确又多做了不少的题目,但丧失了最后的提炼、概括数学思维方法的机会.学生在考场上如果是靠回忆做过的题目来寻求解题方法,那将是非常的被动的!如果在学生近一年的大量的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从思维的角度进行梳理,对每一个单元知识的思维特征与方法进行概括,将会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这要比多做几道题目有价值. 2.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的落实 尽管数学复习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出在概念上.如果学生对于函数y=f(-x)的自变量还以为是-x,如果学生会算方差,但对方差的理解肤浅到就是直方图的波动大小,作为教师我们怎么能够放心地让我们的学生走上考场呢? 落实基本概念,不能简单图解为就是做基础题,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提出有效的较为深刻的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3.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的落实 如何分析函数的问题?如果是数列求和问题,应该先想什么?拿到一个解析几何的题目,如何分析?立体几何的问题要思考什么?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要让学生多想想,通过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多思考,过去讲过的、做过的很多的经典的题目换个视角让学生再思考!我们要交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而不是题型套路,几年的高考,暴露出多少我们教学的问题!学生在我们的所谓方法的约束下,没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丧失了数学思维的逻辑性!见到边角就想正余弦定理、见到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就联立、见到高次就降幂,见到二倍角就转化为单角等等,把高考前的学生的思维约束在条条框框之中,好像这样教师就尽到了责任,更有甚者,网上流传的考前300条注意等等,把学生的思维逼向死胡同!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不是思维的教条!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是不是会思考问题,而不是学生是否记住了多少结论、公式!要教给学生数学的思维,作为数学教师的自己就要会用科学的数学思维认识我们目前的高三数学复习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8fe7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