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白描绘画的艺术特色 摘要:白描即用单色线对物体进行勾画,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白描绘画特有的笔法要求及其表现手段都使它具有明显而强烈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白描;笔法;绘画艺术 白描即用单色线对物体进行勾画。它是我们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在古代称之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 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发展,它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明显而强烈的民族特色。 一.白描的发展概况 白描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艺术家对白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创作,留下了无数优秀的白描作品,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我国最早的白描作品出现于石器时代的壁画及生活用品上面,表现题材主要为日常生活中的祭祀、舞蹈、狩猎、部落战争等场景,造型古朴、简洁。如:半坡人面鱼纹盆、内蒙古阴山岩画等,可算是白描画的雏形。迄今我们能看到的较为完整的白描画,是长沙出土的战国时楚墓《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不过那时的作品虽然具有古朴雅拙的美,但毕竟线描的技法还是粗糙、简单而缺少变化的,表现力也不强,基本处在初级阶段。线描作为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手法,到顾恺之才有划时代的变化,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作品来看,线描已发展到相当高度,其用笔细似游丝,虽然变化不多却刚柔挺秀,被后人誉为“春蚕吐丝”, 也称为“高古游丝描”。到了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画家辈出,线描技法丰富多样。张萱、周昉开创了工整浓丽的重彩人物画新风格,《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其用线细腻、沉静,那纤细铁线的勾勒,显得秀劲而有弹力,转折处能表现出衣服的质感,刻画了唐代妇女的所谓丰厚为体,曲眉丰颜、雍容自若的形象特点。吴道子在线描人物画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很注意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线条轻重粗细婉转自由,神采飞动,有迎风摆动之感,被后人誉为“吴带当风”。五代的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除了用秀劲圆润的长线外,又增加了线本身的曲折变化,看上去有刚柔相济的效果。宋元时期白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李公麟创立了单纯的白描画法,《临韦偃牧放》、《五马图》、《免胄图》等, 都是白描艺术史上的经典佳作, 在墨线勾勒或稍加墨色渲染当中,线条的运用更为简练, 风格多变。宋代的白描佳作还有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永乐宫壁画等,都充分显示了白描画艺术的魅力。赵孟坚的《水仙图卷》是首次出现以白描形式创作的花卉手卷精品, 用线细长流利, 给人以清而不凡, 秀而雅淡之感, 集中展示了白描花卉语言。 明清两代白描艺术伴随着市民文化的繁荣以及出版业的兴盛而进入了活跃时期,多是以版画印刻的底稿以及以插图形式出现并流行, 如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作品可谓登峰造极, 画中人物的精神状态之准确、用线之凝练、形象之奇傲让四百多年之后的我们同样赞叹不已。 二.“书法用笔”是白描的笔法特点 几千年的中国绘画史告诉我们, 中国画中线的表现力是无穷的。不论是学习中国绘画,还是在实践中运用中国绘画的形式,都会涉及线条。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画特有的观察方法,并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白描画特别强调的是书法用笔,即“书画同源”。 笔法对于白描有很重要的作用,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的“六法论”中,第二个就说到“骨法用笔”;五代画家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作画的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可见用笔的重要性。对于用笔,我们说每一条线的形成,不论它怎样表现,都体现在笔锋的使用上,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来完成。起笔时要注意藏锋,即欲左先右,欲下先上,反之亦然。行笔时要稳,在速度上要根据线的变化而快慢结合。中锋用笔是线描艺术最基本的行笔方法,讲究沉着为贵,取其圆润厚实。运笔时还要注意行与留的关系。平直画过就是行,如画长线收尾,不行就不流畅,显得呆板。还要有留,留就是运笔中要有涩、有逆、有重的感觉。留是为了使线条画出的过程中含有内抗力,这样用笔画出来的线条才会劲健挺拔,即所谓力透纸背的感觉。对于用笔还有圆、平、留、重、变之说,圆,即行笔圆转自如,当墨与水的饱和适度于毛笔,勾出的线润并富有弹性;平,一指绘画者心态平静,二指运笔中力量均匀,姿态舒展,线则平实有力;留,握笔稳当,能控制住用笔,收得住,不可过分随意使笔;重,有分量,勾线时凝神住气,落笔和运笔时心中有数;变,灵活变通,用笔是顺势自然,不别扭,不要强行出锋,而应该顺笔势而行。同时在用笔上要有气势,要气脉相连,一气呵成。 三.“单线绘画”是白描独特的表现手段 白描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表现手段,与西方绘画不同,它是用单纯的线来刻画物象,并通过线的长短、粗细、轻重等变化及穿插、疏密、虚实等艺术手法,营造出物象的轮廓、体积、质量等艺术形象和效果。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首先,粗细。线条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线的粗细可以区分形体结构的质感特征、空间的前后关系以及结构线与辅助线的交代。其次是疏密,疏密是白描表现中非常重要的经营方式之一。它可以使复杂的线条变得有秩序、有层次、理性化,并产生丰富的对比效果,使画面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繁密的线条既可细致的局部刻画,也可通过富有装饰性、图案式的表现来增加造型味道。疏简的线则是严谨意识是凝炼,为画面提供含蓄的遐想空间。再次,方圆。线的方、圆的组合与变化是把物象中具有抽象的结构具体化,具有夸张的形式。可以说,圆中有方、方里兼圆的笔法标志着画者用线技巧的造诣以及对线造型的理解层次。最后就是虚实,它是结构中的变化关系,包含着形的层次和线条用笔的效果。实,是准确把握结构的关键点,虚则是有余地的变化,可以放松,也是灵感与想象力的延伸。只有虚实才会使画面显现的生动。虚实相互衬托构成完整的造型整体。 当代国画家不论是画写实的还是变形的,都在线条的组织上下了大工夫。如何家英,他对于人物的头发、衣服与饰物,无一不是用线条来组织与表现的;香港画家胡永凯运用简练的线条与错落有致的线条变化,画出一幅幅变形的工笔人物画,给中国画又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工笔人物画家唐勇力他在作品《西部行》中虽然用了一些前人没有用到的技法,但也没有放弃对线条的应用。所以,对白描线条的深入研究、学习和把握,对中国画发展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史系.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魏为.线描艺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914f9bfd0a79563c1e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