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说法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 三 年级 个性化作业 学生姓名: 班级:高 ( )班 科目: 语文 编制: 徐爱琴 审核: 印数: 180 张 2015年8 月19日送印 中国传统节日的说法 1、春 节 The Spring Festival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 俗称:过大年 习俗: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相关诗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古称:上元节、上元佳节、春灯节、灯节、小正月、元夕 习俗:赏灯、猜灯谜、耍龙灯 相关诗文: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上巳(sì)节 时间:农历三月初三,古代的情人节 活动:春浴、踏青、祭祀、流觞曲水 相关诗文:《兰亭集序》:修禊事也……杜甫的《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古语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三月三也是轩辕黄帝的诞辰 4、寒食节 Cold food festival 别 称:禁烟节、禁火节、冷节、百五节 时间:清明节前一二日 活动: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时期) 相关诗文: 《寒食》【唐】 韩翃 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清明节 Tomb-sweeping Day 农历二月廿一(公历4月5日) 活动: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踢蹴鞠、打马球、插柳 相关诗文: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习俗:洒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相关诗文: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节 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 活动: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结扎巧姑等 七夕乞巧,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相关诗文: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相关诗文: 《中元夜》-李郢(唐)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8、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别称: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习 俗: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相关诗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9、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 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节 风俗:登高,采菊,喝酒。祭祀仙人 相关诗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高 三 年级 个性化作业 学生姓名: 班级:高 ( )班 科目: 语文 编制: 徐爱琴 审核: 印数: 180 张 2015年8 月19日送印 10、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 习俗: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 相传起源于周代。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相关诗文: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汉族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11、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诞,下元水官节,完冬节。 活动:祭祀祖先,庆水官诞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相关诗文: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宋】杨万里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王虚。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12、冬至 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活动: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祭天 节日饮食:吃水饺、汤圆 相关诗文: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3、腊八节 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相关诗文: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14、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中国民间信仰俗称为“送神”。 传说: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是旧时民间信仰的灶神。《淮南子·氾论训》载“炎帝作火,死而为灶。”灶神最初为老妇形象,主管饮食,后改绘男子或美妇形象,职权由管一家饮食扩大至操全家生死祸福,并随时记录人家功过,年底上天向玉皇报告。因此灶王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15、除夕 Chinese New Years Eve 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习俗: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吃年夜饭、饺子等。 相关诗文: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b45bd493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