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域歧视为何愈演愈烈

时间:2022-04-10 00:25: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的地域歧视为何愈演愈烈?



在中国,说起地域歧视,感触最深的非河南人莫属。无论是现实世界中,还是在互联网上,针对他们的偏见可谓无处不在。“河南盛产骗子、小偷”“中国人的劣根性集中体现在了河南人身上”,在不少国人心中,对河南人诸如此类的看法可谓根深蒂固。笔者刚到北京读书那会儿,一位在京工作多年的老乡,就曾言辞恳切地提醒我,“跟同宿舍的河南同学打交道要留个心眼”,相信不少外出闯荡的朋友,对于此类提防河南人的叮嘱不会陌生。

其实,这种由地域差异而造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针对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潮汕人也是被扣上了各种各样的带有偏见的帽子。而两湖、川东、安徽、贵州等地更是因为打工人数众多,而不招其他地区人的待见。而且,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不少其他国家地区的人同样有很强的地域情结。比如,在美国,各个州之间的互相调侃讽刺的现象就很常见,西部的某些州更是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而被称为牛仔、乡巴佬等等;而在英国,爱尔兰人就历来被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瞧不起,在他们眼里,爱尔兰人就是吝啬鬼的代名词,是养猪的乡下人。只是,近年来,在中国,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种各地人相互歧视、敌对乃至攻击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才成为一个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经济发展失衡是造成地域歧视的最重要原因

造成地域歧视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莫过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如前所述,这也是这一现象在中国越来越常见的原因,而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讲,地域歧视之所以难以消除,乃是植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嫌贫爱富和恃强凌弱。在中国,一个最显明的例子


乃是,苏南、上海地区对苏北人的歧视。一直以来,受地理环境、资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都远远赶不上苏南,更甭提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了。而在历史上,难频发的地区往往成为被歧视的重镇,因为由灾难带来的流民在逃难求生的过程中,往往会给所到之地造成极大的破坏,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人口大省河南的遭遇了。

更进一步说,地域歧视其实是经济发展失衡的文化表现,正是因为地区之间发展出现了差异,社会流动才急速加剧,所谓“人往高处走”,谁不想摆脱贫困过好上好日子,于是,只要条件允许,落后地区的人便会到发达地区谋生致富。这样一来,势必带来对社会资源的争夺,投射到社会心理上,也就形成了优势地区人群的优越感和弱势地区人群的屈辱感,这正是今天地区歧视的根源所在。可以说,今天那些被歧视得最厉害的地区,无一不是经济相对落后、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的省份。

传统观念和制度设计加剧地域歧视

当然,除了经济发展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流动之外,中国的地域歧视也与传统文化里边一些落后观念不无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期浸淫在“官本位”传统中的国人,并没有完成向现代公民的转型,他们既畏惧乃至憎恨权力和资本,又渴望有机会结交权贵,这种国民心理表现在地域上,就是距离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远近成为个人身份高低的一种标志,所以,即便是京城里一个卖冰棍的商贩,也优越感十足,看不起外地人。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有着浓厚宗法制文化传统的国家,整个社会秩序的支撑点正是被儒家文化改造过的族群观念,推演到地域上就是同乡观念,直到今天,这种观念并没有随着城市化的演进而有所退化,特别是对那些远走他省的人群来说,通过“同乡会”等形式抱团取暖的传统仍旧被延续了下来。

就地域歧视而言,观念之外,也少不了制度因素的影响,无疑,中共建政以后推出的很多政策,加剧和固化了这一现象。首先,中国各地长达30余年的计划经济,其实是一种比自然经济更排外的制度设计,而且它还严格限制了人的迁徙自由,特别是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控制。在那个年代,农村人涌向城市被称为“盲流”,这势必会加剧城里人的优越感和农村人的屈辱感。同样,计划经济这一套表面上吃的是大锅饭,其实并没有消除人们的等级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源分配和政策优惠上,同样没有做到相对均衡,相比农村,城市得到的更多,而在城市中,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又更受政策的青睐。

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得以实现,但是诸如户籍制度、收容制度、外来人口管理制度以及外地企业准入制度等等,仍旧在强化区域之间的差异,进而为地域歧视提供制度层面的保障。其中,特别是那些与户籍制度捆绑在一起的社会福利和就业、教育资源分配,更是强化了地域之间的不平衡。应该说,由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区域不平等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在原有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催生了区域之间的相互敌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5b6903cb7360b4c2e3f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