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杰华: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核心议题及其思考 陆杰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视频 点击观看报告专辑 点击观看课件 非常高兴参加北京市人口学会的论坛。今天我跟大家讲的内容是“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核心议题及其思考”,即人口转变过程中我们要怎样去看待死亡这件事。 第一要说明人口转变和死亡研究的关联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人口转变都不仅与生育观念转变和生育率下降有关,还和死亡率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后面我会从个人角度讲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二,我研究的这个课程叫死亡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死亡都要关注哪些问题,这也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死亡社会学刚刚兴起,在国内,这个课程并不多见,我讲这门课算是做了先行者。很难说这门课在大学里受不受欢迎,它和普遍受到关注的婚姻社会学、幸福社会学都没什么关联,但是大家也都会好奇它究竟讲了什么。我会尝试把人口学和社会学连接起来,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中国人口转变和死亡研究的关联性 2018年去世的名人比较多,不论是台湾的李敖还是大陆的盛中国,都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还有金庸、二月河、李咏,我的老乡单田芳,讲评书的。金庸带走了一代人的江湖,李咏错过了幸运的52,因为他没活到52岁。刚才举的都是文人,科学家的冲击力可能没有文人那么大,程开甲也在2018年去世了,活了100岁。列举这些人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大家关注死亡这个议题往往是因为很多名人的死,但其实他们只是14亿中国人中的一小部分。 从学者的角度,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死亡。2018年全球死亡总人数是五千多万,相当于一个韩国的人口消失了。同年,中国死亡总人数是993万,将近一千万人。在社会学上,每个人的死亡都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算上死者的亲属,一千万人的死差不多能影响到一亿多人,何况有些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人口转变意味着什么?将来我们可能会进入高龄社会。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60岁以上老人2.5亿,其中80岁以上的不到三千万。到了2050年,80岁以上的老人差不多有1亿。衰老的人增多,死亡率不断增长,当死的人比出生的人多了就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人口转变和死亡率有关。 死亡模式的改变会影响死亡率,因此我们在谈论人口转变时也要关注到死亡模式的改变。过去死亡是一件速度很快的事,比如感染了瘟疫,没过多久人就死了,或者在战争中瞬间被炸死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过去大规模的传染病现在都变成了不可逆转的慢性病,现在不管是得了癌症还是其他绝症,死亡都变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缓慢的消耗性的过程。 这一转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消耗性死亡意味着临终阶段被延长,也就是说以前死亡是突发事件,人们对它没有准备,现在有所准备了。提及死亡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忌讳,我们经常说爱死你了、美死我了,但很难直接说某某死了。说到一个人的死,我们要么说见上帝了、见马克思去了,要么说走了。须知从生到死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所以这种忌讳的观念有待改变。 大家都关注生命的质量,人生在世,好多时候我们都是为名利、为钱奔波,但人将要离世时,那些都成了身外之物,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个时候人更多地关注死亡的质量。何谓死亡的质量?就是你临终时是不是很有尊严。父母病重了,躺在床上插着管,提出自愿放弃治疗,子女不管是孝顺还是不孝顺,最后都不敢签字放弃,这就没有尊重老人家的意愿。有一本关于衰老和死亡的书,叫《最好的告别》,书中提到80岁以后能自己上厕所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情。你想你到了80岁,特别是受过教育的男性,让保姆领着你上厕所,往小了说是丢了面子,往大了说就是失去了应有的尊严。 社会学研究死亡包括三个主题:第一个是death,就是死亡本身;第二个是dying,即临终;第三是很重要的一点,由死亡带来的伤心。死的人是我们的亲朋好友,与我们有关系,根据关系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心和心理影响。 死亡率对人口转变的影响及死亡模式的改变,使现代社会对死亡的研究变得很有必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218a9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