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古诗评课 望庐山瀑布古诗评课1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名篇,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庐山香炉峰大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瀑布图。听了潘老师执教的一课,本人认为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展评课,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能学得快活,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潘 老师用“诗仙”引入,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并用李白爱好旅游这一情景,边欣赏山水,边朗读李白的古诗,这样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诵读李白古诗的气氛中学习新诗,即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品字读句,解读为本 古诗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学习这首古诗,潘老师在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对字、词的品味。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字词中的深刻含义。还多次指导朗读,一次比一次要求高,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比如,潘老师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出味道,再标出停顿记号让学生读出韵味,再到把第一声第二声读长,第三声第四声读短,加上动作读等等,让学生通过咀嚼文字,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这种在读中悟,悟中思,思中品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三、放飞想象,共享美景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 叶圣陶 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宽儿童的想象”。如: 潘 老师问学生“从这首诗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简画出“瀑布”、“香炉峰”、“紫烟”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用“你想要用什么词夸一夸瀑布?”、“你有什么词送给庐山的瀑布?”等问题,让学生人虽未亲历庐山,却仿佛身临其境一样感受深刻。这样使学生再一次体悟诗意,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望庐山瀑布古诗评课2 今天聆听高晓勤老师执教的《望庐山瀑布》一课,让我对小学低段古诗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篇脍灸人口的佳作,诗人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瀑布图。 上课伊始,高老师就让学生欣赏庐山的图片,看着优美的图画中,听着动听的音乐,学生轻易地进入了诗境。为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与诗人共享当时的美景作下了铺垫。崔峦老师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高老师第二环节“初步感知、认记生字”的设计,既有对生字音节的强化,又有“借助偏旁记生字”的记字方法,并强调了生字的笔顺,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 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计,而要读得入情入境,只能从图片、录像上感受,或是联系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情境语言中读。高老师巧用图片,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与诗人共享诗中美景。她寻找了大量的资源引导学生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她带着孩子们看了课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并且与已学的知识《北京亮起来了》相联系,回顾“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就有个别学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总之,高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课。 望庐山瀑布古诗评课3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 杜靖宇老师采用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感悟诗意——课外延伸”的方法进行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杜老师还制作了相关课件,把瀑布的图片、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杜老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分三步教学:第一、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明诗意,悟诗情;第三、课外延伸,感悟积累。小组汇报抓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并由几个关键词体会诗人夸张的浪漫主义风格,由此延伸出多首诗句让学生积累,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首诗,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建议:教学古诗抓重点字词时应真正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不能一带而过;积累相关古诗也应有效,如体会李白的诗的浪漫主义风格,可用《夜宿山寺》进一步验证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用徐凝的《庐山瀑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比较,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引入苏轼的《戏徐凝瀑布诗》。将徐凝的诗与李白的作比较,再引入苏轼的评价,突出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特点,理解李白被称为“诗仙”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38baa7e6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