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 高考十八个虚词中最容易混淆,最难辨别的是“以”和“而”当连词时的用法,虽然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中有明确的说明.但些情况还是不好区分。下来我就把这些问题分几块进行分析。 一、“以”表承接关系与表目的关系的区分 “以”当作连词讲时,表承接关系与表目的关系很容易混淆。如有人把“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看作是表目的关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可翻译成“我和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入”。“举着火把”是一个动词性的词组,“进入”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以”连接的是两个动作。根据《高中语文知识手册》对“以”当连词时用法的说明“以”连接两个动作时,可能表目的,也可能表承接。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误解。我们如果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二者的微妙之处。“举着火把”与“进入”虽然是“以”连接的两个动作,但未必就表目的。“举着火把”是“进入”的方式和手段,“举着火把”的最终目的是看洞中的景观,而不是“进入”。而“以”表目的时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所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肯定不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高中语文知识手册》中对“以”表目的关系时是这样说明的,“以”表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显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只符合表承接关系,不符合表目的关系。再如:“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侧其盾”是“撞”的方式,而“撞”也不是“侧其盾”的目的,“侧其盾”的目的是进帐(军营)。再者,“以”表目的关系时可译为“来”“用来”“以致” 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二、“以”表承接关系与表修饰关系的区别 “以”用法中表承接关系与表修饰关系也是容易混淆的。许多人把表承接关系的“以”看作表修饰关系了。如“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中的“以”不少人认为是表修饰的,原因是“乘骐骥”是“驰骋”的方式。他们忘了《高中语文知识手册》上明确有一条“‘以’表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所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中的“以”只能是表承接的。“以”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如:舟遥遥以轻飏(《归去来兮辞》)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人们之所以把“以”当连词时表承接关系和表修饰关系混淆,是把“乘骐骥”看作是状语。从现在的语法看来应是正确的。但在“以”的用法中却表承接关系,这其中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的讨论。 三、“而”与“以”在表修饰关系和表承接关系中的不同 我们上面说了“以”表承接关系时,“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如果把“以”换成“而”,情况就不一样了。如“余扃牖而居”(《项脊轩志》)中的“而”就表修饰关系。“扃牖”是“关着窗户”,“居”是“住”的意思。这两个词组都表动作行为的。“扃牖”是“居”的状态。如果连词是“以”的话那么肯定是表承接关系的;而连词是“而”,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余扃牖而居”中,“而”是表修饰关系的。再如“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可翻译为“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前”为名词用作动词。“按剑”是“前”的方式,“缇骑按剑而前”中的“而”就表修饰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3d3ac9e87101f69f31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