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讲课

时间:2022-04-07 03:10:0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卖炭翁》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就在其中。《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讽喻诗有什么特点?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 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也是任意勒索、掠夺。

——1翻译**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翻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3“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翻译** 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说明卖炭翁此时的处境怎样?***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来写的,如果把前面这部分划为一层,它写了跟“炭”有关的什么事?*****烧炭。

——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翻译**** “一尺雪”说明什么? *****雪大,路必难行。 这两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行动。 *****“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 ****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所以这几句就是写运炭。

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前两层作者分别从外貌、心理、行动三个方面


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同时也表现诗人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到了第三部分诗人掉转笔锋,故事情节也急转而下。

——6“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翻译***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黄衣使者白衫儿”,作者通过对他们衣着(“黄衣”“白衫”)的描写,看书下注释,点明来者的身份,原来是宫使和他的爪牙。——“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 学生回顾卖炭翁又是一副怎样的形象 这就同蓬头垢面、老态龙钟的卖炭翁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写他们的行为,

——7“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翻译*** 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8“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翻译*** “千余斤”说明什么?言炭的数量之多,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 “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9“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翻译***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所以最后这次部分写的是抢炭。

——主题: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部分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3deb0c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