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科举诗的意象与视角 作者:古家臻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22期 古家臻 (肇东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肇东 151100) 【摘 要】科举诗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意象,如“穿杨”、“登龙”来表示及第,用“无媒”和“落羽”来表示落第。赵嘏科举诗中既有这些普遍意象,也有“一枝”、“卢”等独特的意象。其在选取景物时,往往以俯瞰、回顾的视角重新审视日常所见,笼罩着萧瑟感伤的情怀。本文试从意象和视角来浅析赵嘏科举诗的特点。 【关键词】赵嘏;科举意象;视角 诗篇能否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意象的选择与构筑是关键要素。某些具有定型意义的意象,常被诗人沿袭,表达某种既定的情感。赵嘏常采用“一枝”、“卢”、“云”、“尘”等意象,并通过俯瞰、回顾特定视角的观照,使“名物进入诗的语境,被描述而赋予诗性意义,同时其感觉表象也被具体化”,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1] 1 科举意象的选取 赵嘏常用“折桂”、“登龙”、“迁莺”、“成仙”以及“穿杨”等作为表达及第的意象,如《落第赠沈询》:“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借用力尽而无功的“穿杨”来表示自己的落第。《喜张濆及第》:“九转丹成最上仙,青天暖日踏云轩”,用“成仙”来祝贺友人的中举。但最常用的及第意象是“一枝”,而在唐诗中较少出现的及第意象“卢”,也被赵嘏用于诗歌中。 一枝:“一枝”是赵嘏科举诗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及第意象。“一枝”与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折桂”紧密相关,“折桂”又称“桂折”、“擢桂”、“蟾桂”、“芳桂”、“手中有桂”。《晋书》卷五十二《郤诜传》曰:“郤对策上第,拜议郎。……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日:‘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2]从中看出折桂是由“桂林之一枝”而来,赵嘏在表达及第时更多的是直接引用“一枝”,用“一枝”代替“折桂”。如“天上高高月桂丛,分明三十一枝风”(《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八斗已闻传姓字,一枝何足计行藏”(《广陵答崔琛》)、“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下第后上李中丞》)、“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览卷赠张山人》)、“一枝甘已失,辜负故园春”(《旅次商山》)等等。《送权先辈归觐信安》中“有衣彩独归去,一枝兰更香”的诗句,对于“一枝”谭优学先生注解为:“古人常以芝兰喻佳子弟”,并引《晋书·谢安传》:“安尝戒约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3]这样把通常表达及第的概念和“佳子弟”联系在一起,使及第之人与才华出众画上了等号。诗人把“一枝”与“佳子弟”结合,使“一枝”的内涵扩大了。 “卢”: 表达科举及第的意象很多,但用“卢”表达及第的诗人却不多。《赠薛勋下第》中有“一掷虽然未得卢,惊人不用绕床呼”的诗句,据《晋书·刘毅传》:“后于东府聚樗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馀人并黑犊以还,唯刘裕及毅在后。毅次掷得雉,大喜,蹇衣绕床,叫谓同座曰:‘非不能卢,不事此耳。’裕恶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4]赵嘏的这首诗里就用了刘毅的典故,但并不深奥。樗蒱出现于西汉,流行于西晋,是一种类似于六博的博戏,它有五个棋子,每个子有两面,分别涂成黑色和白色,玩家各掷棋子,五子全黑者为“卢”,是最高的一等。檐蒲这一游戏在唐代依然十分流行,即使目不识丁者也都知道。赵暇的这首诗,显然是以晋人刘毅一掷未成卢来比喻薛勋未能中举。用未能掷“卢”来指代落第,在李远的《友人下第因以赠之》“刘毅虽然不掷卢,谁人不道解樗蒱。黄金百万终须得,只有挼莎更一呼”以及岑参《送费子归武昌》“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这两首诗里也曾出现,但作为及第的意象并不常用。[5] 尘:在赵嘏科举诗中“尘”出现的比例也是比较多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一种含义为形容家中生活贫苦。如《风蝉》:“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中的“尘”就是如此,这种含义是借用了范冉的典故,据《后汉书·范冉传》:“所止单陋,有时绝粒……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6]一种是形容旅途的劳苦。如《经无锡县醉后吟》:“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寄归》:“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旅次商山》:“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这几句里的“尘”都是化用了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里的“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典故,来暗喻自己多年的随世漂泊,传达出功未成名未就的悲观失意和迷茫。一种是用来代指人世,称人间为“红尘”。如在《早出洞仙观》中有“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的诗句,用来代指人世间,《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中有“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的诗句,意为在见到李珏后,鄙吝之心顿消,隔绝了凡尘俗世。《发柏梯寺》:“犹有向西无限地,别僧骑马入红尘”以及《登安陆西楼》:“征车自入红尘去,远水长穿绿树来”中直接使用了“红尘”的字眼。此外,诗人还借用“尘”来比喻自己身份低微,如漂浮的尘芥一样。如《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把自己比喻为“微尘”显示出渺小。 2 俯瞰、回顾的视角 每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之时,赵嘏常常选择登高望远,以俯瞰的视角去审视外物,试图以此来消解心中块垒。如《宿灵岩寺》:“无人见惆怅,独上最高楼”,《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由于站立高处,改变了人身处平地时的视野,使诗人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日常所见。这种登临造成观照视角的改变,让赵嘏从日常生活的包围中隔离出来,随着位置的升高,视野也相应的更加自由、广阔。此时的赵嘏可以把功利是非暂且搁置,在登高中把平日压抑的感受重新开启,并借用想象、联想跳动出最美的诗歌音符。这就使内心深埋的、被压抑的情感勃发迸涌出来,使诗人的诗歌创作处于活跃状态。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五有如此之谈:“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古人先已言之”,强调了登高易感。[7]同时赵嘏在诗词里选取的景物,由于以俯瞰的视角具备了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在“古树云归尽,荒台水更流。无人见惆怅,独上最高楼”的诗句中(《宿灵岩寺》),诗人登楼远眺,俯瞰大地,映入眼帘的是古树荒台,云归水流,以此触发了内心的惆怅,由云和水而连及无人可见的愁,正是俯瞰的视角使惆怅与云、水相连,把抽象无形的惆怅变得具体形象,飘渺玄远。 “回顾”是对所选景物描摹的另一视角。在远离的同时又蓦然回首,把不愿离开而不得不离开的矛盾心情含蓄的表达出来。赵嘏常在诗中用“回首”一词来表达“回顾”的视角。其在《早发剡中石城寺》中亦有“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的诗句,清代的王尧衢这样注解:“已去,而不忘情于佳境,不免回首。而尚见此山之在望,是我在尘中碌碌,负此尘外山也”。[8]已经离去又回首翘望,体现出赵嘏欲进不能,欲退不甘,在两者之间徘徊的矛盾心态。此外,还有 “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登安陆西楼》)、“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重阳日示舍弟》)、“出门便涉东西路,回首初惊枕席尘”(《悼亡》)均以“回首”的姿态把自己置于所描述的世界之外,以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把那种“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感情形象的表达出来。 赵嘏用“一枝”、“卢”等独特、富含历史文化渊源的意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拓展、深化诗歌的意境,还可以丰富诗歌语言的意蕴,使其诗歌更凝练,更富有言外之意。另外,即使相同的意象,由于视角的不同也会传递出不同的情感。赵嘏在选取景物时,往往以俯瞰、回顾的视角重新审视日常所见,笼罩着萧瑟感伤的情怀。 【参考文献】 [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3,21. [2][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43. [3]谭优学.赵嘏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6-17. [4][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2210. [5]李远.友人下第因以赠之[C]//[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三八,第一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14611-14612.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友人下第因以赠之[C]//[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七,第一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5180.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5:2689. [7][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58. [8][清]王尧衢,笺注.唐诗合解笺注[M].单小青,詹福瑞,点校.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499. [责任编辑:王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98afd2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