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一再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主张到田间去,到自然界去。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在我们周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自然界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丰富多彩,使我们广阔的农村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我们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农村,但随着城乡的不断结合,孩子真正接触自然的机会却不多。家长们往往都不肯放手让孩子走出家门去亲近自然,使孩子们失去了许多与大自然接触的大好时机。为了让我们农村的孩子能更好地发展,我根据农村幼儿园的地理优势及农村的自然资源,我将农村自然资源与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巧妙结合,创设机会让幼儿走向农村这块广阔的大天地,激发孩子去自由地体验、自主地学习。 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大自然的环境,这是纲要中的新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独特和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为我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稻草、树枝、野草、泥巴、稻穗、山芋、大豆、南瓜等。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坚持“变废为宝”、“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的原则,创设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自主学习环境。 为此,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因地制宜地搜集材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积极性、主动性,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我们都引导他们共同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收集工作。如到附近的田野、河边、公园里去捡石子、树叶、树皮、狗尾巴草、芦苇、柳枝等,以不断充实班上的游戏材料。这些来自幼儿手中的材料,再经过他们亲自加工处理,便成了美观实用的玩具。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整体规划,精心构思,开辟了巧手坊、稻草梦工场等操作性活动区域,放置了泥巴、稻草、野草、丝瓜茎等各种自然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制作;各个活动室中,开辟了生活活动区、手工操作区、数学活动区域等,让幼儿通过与自然材料的互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利用自然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好的良性作用。它不仅培养了幼儿自发的探索精神、创新的初步意识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增强了自我意识,陶冶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操,萌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纲要》指出 “以幼儿发展为本”,一再地强调“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鼓励幼儿走入生活,亲自操作、自主选择、主动探索,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我们农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景观、丰富的农村资源、不同的人文资源和设施资源等等。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性传统文化教育,因此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1.提供机会,自主探索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事物的认识需要以感知动作、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而本土教育资源符合幼儿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它是具体的、时刻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因此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田野、小河、养殖场、果园等成为孩子参观活动的课堂,孩子们在其中将惊奇地发现了许多新鲜的事情,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大大增加。如中班开展主题活动“在秋天里”,老师带领孩子们去参观秋天田野,当孩子看到一大片金黄的稻田时,便欢呼雀跃,“哇,好大呀,像一块金黄色的大地毯”孩子们由此也产生了对水稻的关注,探索水稻的生长过程而后有延续到“收庄稼”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了解到水稻与人的生活的关系,同时又利用稻草制作了许多稻草制品,在整个活动中,大自然中的水稻成孩子们学习探索的好材料,还有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来了”、小班主题“苹果核橘子”、大班主题“有趣的植物”等都充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作为教材,使幼儿的学习在自然环境中变得生动活泼。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注意带领幼儿以不同角度多次观察和活动,使幼儿能较全面,深入的关注和探索各种有趣的现象和问题。 同时农村幼儿园有更多的机会与空间来让幼儿开展一些科学观察与实验。早春时节,我们带孩子们到附近的小池塘里,带回来一些青蛙产的卵,观察它们是怎样慢慢变成蝌蚪,蝌蚪又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由此,孩子们学会了坚持长时间的、细致地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记录。我们还能在园内开垦一片小菜园,尝试种植各种植物,学着农民伯伯的样儿给这些植物浇水、施肥、除草。在我们种向日葵时,当小苗一天天长高,孩子们的热情和好奇也一天天的高涨:“为什么它长得这么快啊”“它什么时候开花啊”“它的花真的会跟着太阳转吗”带着这些问题他们一直充满期待,终于有一天向日葵有花蕾了,向日葵开花了,第一个发现向日葵开花的孩子兴奋得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守在门口来一个小朋友就告诉一个,一起再去看一遍,忙得不亦乐乎。后来他们又发现向日葵的花并没有绕着太阳转,于是显得很不开心,都嚷嚷说书上是骗人的!我也很觉得奇怪,于是组织他们认真分析问题,扩大观察范围,后来我们发现向日葵种在没有遮阴的地方,在刚开花的时候确是早晨面向东方,晚上面向西方,而再过一段时间花结了种子了就不转了,而有遮阴的地方,一开始花就不会动。我觉得这样的观察其实很有意义,师生共同在探究中成长,提高了科学素养。 作为教师必须了解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并充分了解认识到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观点和教师不怕苦的辛勤工作的态度,才能使自然资源真正成为孩子学习资源。 2.提供材料,自由表达 幼儿的感知觉是非常敏锐的,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同时,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周围环境中材料的操作,对孩子来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构建的。对于我们农村的幼儿园来讲,这方面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年四季都有丰富的、多姿多彩的自然资源。如各种树叶、蔬菜、水果、植物的种子。还有稻草、土布等在农村随处可见。把它们投放在区角活动,利用它们的不同特点,经过动手操作,在孩子们的手中便会成为一件件维妙维俏、生动可爱的作品。如在:春暖花开的春天,多余的小毛桃,饱满的蚕豆经火柴接插便成了各种可爱的小动物。长长的芦叶,引发了孩子制作兴趣。芦叶风车、芦叶龙、芦叶粽子、芦叶船等件件作品生动有趣。还有麦穗、麦秸成了装饰物体的好材料。自然角里的种子发芽……等等都能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炎热的夏天,成熟的果实又在孩子手下生辉。孩子在生活区动手制作来水果拼盘、榨水果汁,在动手区制作蔬菜水果娃娃,于是黄瓜成了鳄鱼、玉米须成了娃娃辫,土豆成了小动物的身体,茄子成了小船等等。丰收的秋天给我们提供的材料多得举不胜举。萝卜经过孩子的加工成了可爱的小猪、小兔、小老鼠;黄灿灿的橘皮成了朵朵盛开的菊花;粗糙、弯曲的丝瓜络经染色、粘斑变成了一条小蛇;芦苇染色后变成了孔雀毛;稻草和麦秸被编织成装饰屋顶、亭子等;用各类种子组合拼成的种子画更具有欣赏和保存的价值。 冬天虽然万物萧条,但也有可用的材料。质地轻软的棉花可揉成团,做成毛茸茸的小鸡、小鸭等,雪花可以堆成雪娃娃、雪小狗、雪兔等活泼可爱的各种小动物,还可以掷雪球,打雪仗等一系列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到,由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发挥想象不同的事物,来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世界,不仅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老师也能从每个幼儿身上找到闪光点,孩子的潜能因自由释放而得到充分的开发。 丰富的农村自然材料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比的乐趣,他们在主题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思维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有了较大的进步,孩子们间的合作更密切,同伴间的关系更融洽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爱护、关心周围事物的情感,对周围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孩子学习探索的兴趣,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6cc16cd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