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自然资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平潭自然资源 平潭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有、 、明矾、、、高岭土矿等,花岗岩储量约 8 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 10 亿吨,含硅量高达 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 蟹类 73 种,海水()有 169 种, 266 种。 679 种,其中海洋鱼类 242 种,海水虾、 矿产资源 全县砂地面积平方公里。由于波浪、风力的自然分选,颗粒适中,石英晶粒洁白,含硅量 颗粒—毫米,成为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重要原料。全县已探明石英砂储量约 96%, 16 亿吨。主要有两 种类型,即咸水砂和淡水砂。咸水砂分布于潮间带的滨海地区, 面积平方公里。 淡水砂按成因分 为海积砂和风积砂两种, 风积砂多覆盖在海积砂上部。 全县砂矿分布较集中, 主要有北部的芦洋 埔、东部的流水 —龙王头和南部的七里埔 —洋中澳。 这三大片砂矿占全县砂矿分布面积的 上。 93%以 芦洋埔砂矿区:分布于整个芦洋埔平原,东北起于长江口,西南达于海坛海峡,面积平方公里, 占全县砂矿总面积的 %。砂矿分布范围广、矿层深、储量大,最深达 30 米以上。其厚度:竹屿 标准砂厂矿区在 10 米左右,中楼砂矿区达 12 米,长江澳内侧达 35 米。据矿产部门测算,竹屿 —长江澳型砂储量 29928 万吨,竹屿砂区原砂储量 957 万吨,中楼砂区原砂储量 9232 万吨。 流水——龙凤头砂矿区:分布于流水半岛至潭城镇龙凤头一带,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县砂区总面 积%。矿区由于延伸范围广,下伏地形及动力环境差别较大,因此厚度与粒度等差别也较大。流 水半岛北岸,位于北 —北北东主风向上,动力条件强,西段山门前澳两端岬角突出,湾澳较深, 有一定的砂质沉积,加上风力作用,内侧风积砂矿的厚度也较大; 东段大澳, 为侵蚀性红土台地 岸,侵蚀明显,沉积较少,砂矿分布断续且厚度小;龙凤头地区沙滩平缓宽阔,潮间带长,砂矿 粒径较小,林带前沿分布着高度 1〜2米左右的砂堤。 七里埔 —— 洋中澳砂矿区:位于海坛岛南部,面积平方公里,占全县砂矿总面积 %。由于潮滩沉 积明显, 加上朝向东南, 受东南风的作用, 内侧风积砂矿堆积较快, 七里埔淡水砂已延伸至南岸。 洋中澳南段为一连岛砂坝,北段有高度 2 米以上的砂堤。 花岗岩 全县已探明花岗岩储量约亿立方米,其中一级石材储量万立方米,二级石材亿立方米,三 级石材亿立方米。平潭建筑向以石材为主,昔时由民间自行开发。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由 集体管理, 1987 年规定须经县林业局审批, 1988 年 6月 10 日起移归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 室审批。 90 年代后,石材精加工产业兴起,花岗岩荒料经机械切割、磨光,加工成不同规 格的板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1995 年全县生产石板材 30104 平方米,创产值万元,利税 万元。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风力资源 平潭风力资源丰富, 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风能利用最佳地区, 米)达 6576 小时,风能密度 2678 瓦/平方米。全县可利用的风能区域约亿千瓦时。 年平均有效风速 ( ~27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平潭开始风力发电实验, 1990~1995 年,全县累计风力发电量万千瓦时。 20 世纪 90 年代末到 21 世纪初,国家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工业局、平潭县电力公司合作开 发长江澳风电场,投资后大大改善了平潭的供电状况。 2008 年 12 月,中闽(平潭)风电 有限公司又大手笔斥资 403 亿元,选址澳前准备建 17 台风机,装机规模 34 兆瓦,建成后 年可发电 9400 多万度。该计划 2009 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项目。不久,因平潭综合试验区 成立,平潭总体开发要在重新规划,澳前作为重要景观海岸 线必须保护,该项目改为建在 青峰,建设进度稍有延宕,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实施。据悉,改址青峰后还可以多安 7 台风 机,这必将使平潭供电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滩涂资源 全县在海岸线外, 发育一定宽度的滩涂, 计有平方公里, 其中沙泥质滩涂占 % ,泥沙质滩涂占 % , 沙质滩涂占 % 。平潭滩涂面积占全省滩涂面积的 %,占福州市滩涂面积的 %。人均滩涂面积亩, 在全省沿海 25 个县市中居第七位。 滩涂主要分布在主岛西部的、 、、大安湾等地,由于受风面小,地势平坦,倾斜度小,潮间带长, 潮流缓慢,底质多为沙泥或泥沙,适宜养殖各种贝类紫菜。幸福洋全长 1980 米,其中高潮区 250 米、中潮区 1200 米、低潮区 530 米,已成为平潭海洋水产养殖重点区域之一。 东部和北部, 无山峦屏障,沿海基岩被风浪冲刷剥蚀,地势较陡,潮间带短,一般为 低。 200〜900米,利用率较 滩涂土壤构成中,占 % 〜 %,粘粒占 % 〜 %,砂粒占 %〜 %。滩涂底质丰富,有利于各种贝藻类 养殖。 全县滩涂可利用于养殖的面积为 2370 公顷,其中可养蛎 890 公顷、养蛏 320 公顷、养蛤 390 公顷、养蚶 80 公顷、养 690 公顷。 海盐资源 平潭海盐资源极其丰富, 产盐历史悠久。 1948 年, 全县有盐田 40 多公顷, 年产盐 2000 吨。 其后几经兴衰。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盐场大量扩建,到 1995 年,全县盐坎面积公顷,产 盐万吨, 2003 年产量近 4 万吨,创历史新高。由于海水洁净,平潭所产食盐清洁且富含各 种对人体有益矿物质,誉满遐迩。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潮汐资源 海域时中国大潮汐差地之一,平均潮差米,平均高潮米,低潮米,平均海平面米。潮汐能分布的 特点大体是西部笔东部大, 东北部最小。 西部平均潮差米, 最大米, 最小米, 东北部平均潮差米, 最大米,最小米。全县潮汐能可供开发的有 11 处,总装机容量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亿万千瓦, 年发电量约亿千瓦时。 潮汐能资源分布在海坛岛东、西、北方向。其中东部、东南部有 4 处,为主要的潮汐能分布区, 装机容量达 22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6 亿千瓦时;西部有 5 处,装机容量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亿 千瓦时;北部有 2 处,装机容量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亿千瓦时。 海洋生物资源 平潭四面环海,海洋生物种类多达 934 种;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 679 种;其中海洋鱼类 242 种;海水虾、蟹类 75 种;海水()有 169 种; 266 种;海藻类 153 种。 平潭历史上就以盛产海味咸干品而文明,旧时保鲜手段落后,加上流通不发达和岛内销量有限, 每到发海季节,鱼货积压,销售不及,渔民发挥聪明才智,采取咸腌、干晒办法,制造出各种海 产干、腌加工品,便于长途运贩,深受远近民众欢迎。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十大海产品”之说, 即加工黄瓜鱼、带鱼、墨鱼、鳗鱼、鲨鱼、虾皮、丁香鱼、鱼厨鲑等,销往厦门、泉州、温州、 上海、汉口乃至港台和东南亚。 改革开放后,流通发达,捕捞技术、人工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迅速改进, 平潭各种海产品咸干品 及鲜活品更声名远播,又有所谓“海产八珍”之说,即鲍鱼、干贝、海蜇、鱼翅、鱿鱼、鲥鱼、 海参、鱼肚等,都是宴席上乘佳品。还有平潭产的“坛紫菜” ,曾被列为贡品,入朝廷宴席; “蝴 蝶干”,肉厚味美,为滋补佳品;沙蚕干,为宴席佳品;蛏干、文蛤、蛎干、丁香、鱼胶、虾仁 等,都是家常和宴席常备美味佳肴。外地人到过平潭,都免不了要带上一些这类干货。 鲜活品类则有金鲟、梭子蟹、石斑鱼、虎鱼、真鲷、龙虾、对虾、文蛤、贻贝等。平潭还是古老 节肢动物鲎的集中繁殖地, 每年 5~8 月繁殖期, 大量的中国鲎活动与近岸浅海, 夜晚还成双爬上 岸,敖东乡一带尤多,极易捕捉。鲎肉、卵味道鲜美且具有极高药用价值,昔日为普通人家常席 上常见菜肴,后因过度捕捞,数量锐减,现已被国家列为保护物种,平潭繁殖地是重点保护区。 ——平潭历史文化概说 水资源 位于平潭岛的三十六脚湖,库容 1290 万立方米,最大水深 16米,年供水量可达 495万吨以上,是 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也是岛上居民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的 次" 用水危机 " ,让许多平潭人至今心有余悸。 "生命湖 " 。但10年前不期而至的一 2000 年 2月,三十六脚湖最低水位降至米, 估算库容量仅为 125万立方米, 处于历史最低水位。而 湖中可利用的水量仅为 30万立方米,只够维持 1个月的供应。为此,平潭县自来水公司启动了限 量供水方案, 即每天给用户送自来水都是按计划进行, 按照小区分布情况隔天送水, 即今天给这 个小区送水,明天这个小区就会停水。 供水水源单一的平潭岛,除了三十六脚湖外,还拥有 4座水库,但库容均在 50万吨以下,和三十 六脚湖一样 " 靠天喝水 " 。一到枯水季节,居民饮水就常会受到影响。目前平潭自来水公司旗下 各水厂的日总供水能力约为 4万吨,只能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的家庭供水,岛内其余地方的居民用 水还是以地下水为主, 供水状况并不充裕。 平潭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按目前岛内的 淡水库容和自来水供求,远远无法满足平潭大开发的用水需求。 2010年11月,福建省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 福州至平潭的 "海峡大桥 " 建成通车后,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发建设正以 " 一天一个亿, 一天一个样 "的速度超常规推进, 预计未来十几年 内的生活生产需水量都将显着增长。而平潭全岛 40 万人口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 481立方米, 低于福建全省水平。预计到 2015年,主岛总需水达万立方米 / 天, 2030年则为万立方米 /天。但目 前综合各供水工程和地下水分析,平潭岛内总可供水量仅为万立方米 / 天。 2011年4月30日,平潭岛外调水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调水水源来自福清市闽江调水峡南取水泵 站,经平潭海峡大桥预留的公里引水管道输水,终点为平潭三十六脚湖, 输水线路全长公里, 预 计一期日供水将达 4万吨。 平潭耕地 平潭耕地以旱地为主,约占耕地总面积 80%。粮食作物以甘薯为主,水田甚少。又由于砂质土壤 面积较大,因此盛产油料作物花生。岛内有多种花卉,以水仙花最为着名,产量颇丰。至 2008 年,共种植 234亩,产 159万粒商品球。岛内盛产瓜果和水果,西瓜种植普遍,有柑橘、番石榴、 无花果等亚热带水果 20余种。 20世纪 80~90年代,又陆续引进白枣、龙眼、捺等新品种。 2008 年 全岛果树栽种面积为 2022亩,采摘面积达 1288亩,总产量为 1761吨,其中柑橘类为 1733吨, 占总 产量98%。平潭蔬菜有 5类30多种。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先后从我国的台湾地区及美国、 日本等地 引进优良蔬菜品种 130 多种。至 2008年,全岛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亩,产量吨。所有蔬菜,除销 往福州等地外,随着岛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销量日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986e1dacd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