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综述

时间:2023-03-13 07:23: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综述

摘要 产后抑郁症是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状态,它对产妇、婴儿发育均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基因、遗传、心理和社会因素,针对其诱因,目前干预措施主要有产前健康教育、产时护理和社会支持系统干预。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发病因素 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发生的抑郁。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状相似,初期表现为头痛、健忘、情绪低落,饮食减少、失眠或嗜睡等症状;严重的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并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等倾向。产后抑郁症产妇常常失去生活自理和照料新生儿的能力,对产妇、婴儿发育及家庭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近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工作压力以及社会价值趋向等对妇女的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并对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 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 11 激素因素

激素水平的变化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促使母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产后24h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产后激素分泌紊乱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性腺机能减退以及丘脑下部一脑垂体一甲状腺轴的相互作用有关 。产后孕妇雌激素水平降低,甲状腺素浓度上升,内部环境的变化使孕妇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明显较高。最近的研究还认为产后抑郁症为一种自体免疫疾病,怀孕所造成的压力开启潜在易患体质人群患病的阀门,但是由于怀孕本身的保护和屏障作用,使产后抑郁症多在怀孕后期和产后发生

1



12 遗传因素

遗传是抑郁症产生的因素之一,但其遗传传递方式迄今尚不十分清楚。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表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产妇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个性。

13 心理因素

1.3.1 产妇个性特征因素:产后抑郁症多发生于情绪不稳定、固执、保守、内向性格等个

性特点的人群。孕妇在孕期和产后第一个月均有暂时性的心理退化现象,即其行为变得更原始或具有孩子气,这使得其容易情绪化,加大了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性。

1.3.2 分娩期因素:我国的初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过分担心分娩过程的疼痛,对


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紧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可致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使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增加

2



1.3.3 畏惧母亲角色:由于产妇对婴儿的期待、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等,给产妇

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其情绪抑郁、焦虑,而产妇的过度焦虑和抑郁可导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如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成为产后抑郁症的促发因素。

14 社会因素

1.4.1 分娩结局的影响:孕妇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存在不同的担忧,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相比

较,剖宫产对心理影响较大。同时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在我国某些地区,传统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对生女孩的产妇来说,心理压力更大,这也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1.4.2 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传统习惯是在分娩后要在家中休养1个月,这1个月内基本

不允许出门,这样产妇与他人的接触减少了很多。虽然现在有所好转,但产妇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仍然很少,生活范围一下子缩小,犹如被禁闭一样,这将使产妇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反应,易诱发产后抑郁。

1.4.3 家庭氛围的影响: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特别是来自丈夫和长辈的帮助,

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2 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措施

21 产前健康教育3广泛宣传有关妊娠等知识,使孕妇了解妊娠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

象,特别要对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进行优生优育的教育改变男尊女卑的世俗观念。从产前检查开始,向孕妇宣传孕产妇正常的心理变化与分娩相关的知识,使她们从中获得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能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开设母婴课堂,让孕妇学会给婴儿哺乳、换尿布等技能,在思想上、技能上为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过渡做好准备。

22 产时护理:有计划地对产妇进行有关妊娠和分娩知识的宣教,帮助她们认识妊娠和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引导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采取“一对一”全程配伴分娩,实行1名助产士专门为1名孕妇提供全过程分娩、全方位的服务

4

。随时观察产妇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给予其鼓励和指导并在产

后给予其及时的心理疏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72402da5022aaea998f0f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