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心得

时间:2023-03-16 02:35: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析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授课心得 田庄中学——李洪敏

一、主题概述: 本课的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

“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

49-56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56-66 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66-76 年: 文革时期

7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概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自我领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必要性,起

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知识与能力: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收集和观看能够反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面貌、深圳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前后面貌的录像、图片等,直观形象地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进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完全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本课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加强的表现。

★本课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三、教学过程:

1、充分体现小组合作的探究作用,主题明确、分工明确。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一)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思考与讨论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目的和背景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结果如何?起到什么作用?

1、背景: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2、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否定“两个凡是”是否等于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性质: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结果和意义: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 197812 2、地点: 北京 3、内容

1)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1)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2)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3)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拓展讨论: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有了指导思想,有了发展方向,有了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了一条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这是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不曾尝试过的,也是我国开始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表现:

1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通过《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 1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 2)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

3)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2、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统一想法

⑴问题提问, ⑵课堂训练

3、知识拓展,学以致用

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1)参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巨变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结果

巨人产生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孙中山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毛泽东 邓小平

背景

1927大革命失败,农村革命根据地。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知识小结、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49df95da38376baf1fae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