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一、要处理好传统教育方式继承和屏弃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改变基础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改变着力于精英培养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隘的课程功能。努力使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转向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的课程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空气,使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课堂活跃了,教师也放开了,学生异常兴奋,学校上课下课处于热闹非凡的状态。 然而,理智地回想,我们发现,在良好的形势和乐观情绪的背后,问题在一个一个的出现,课堂上虽然学生活动内容增多了,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最为基础的知识训练显然缺乏了;教师鼓励学生的语言多了,但适当的纠正,适度合理的评价显然匮乏了;时时谈“感受、感悟”,但真正用来用心读书的时间少了;说起来教学形式“新颖多样”,而实际基本能力的培养效果并非明显。概括起来大致为: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围绕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三个维度”应当达到怎样的程度,往往是都各有体现,但也都是平分秋色。2.教师的作用搁浅了,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认识的误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生怕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出现了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怪现象。3.教学过程中求实不足求虚有余。表现为:(1)片面的理解课改要求“创新性地进行教学”,教学形式花样不断翻新,以至“与文本对话”的触角,伸到了语文课程不必要涉足的区域。(2)不切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的所谓“几步法”,看似求新求异,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状,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没有处理好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的问题,丢掉了许多优良的、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们说,课程改革,是“改革”而不是“革命”,是扬弃而不是推翻。课改,即要吸收国外最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又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精髓,还要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范围陕隘,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口耳相传。教师一味灌输,走上了唯“双基”是从的极端,沦为应试的工具,行走在急功近利的轨道上,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人文教育。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仍然需要重视“双基”,只是需要纠正以往唯“双基”是从的操作模式,使之运用恰当、得法,而绝不是废弃。过去的阅读教学逐字逐句“细嚼慢咽”不可取,但也不能说这些传统做法一无是处。分析汉字结构,区别词义是为了解汉字构字特点,找出学习汉字规律,正确运用汉字,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辨析能力;背诵课文,是为了积累语言材料,储存语文信息,增进思维;对课文段篇的分析是为了了解构段、篇的关系,理清文章的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为了锻炼组织语言能力,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复述课文是语言实践,促使学生由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转化,进行创造性语言学习。这些所谓的“传统”是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积累,过去是成功的,今后也将是先进的,总比在教学中为发展个性而“活跃”,游离课文教学,更显得扎实、有效。 二、要处理好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这次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地发展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工作实际中,却对此理念把握不准,盲目执行。部分教师没能遵循教学规律,恪守语文教育的本分,采取极端的方法,在学生学习还没很好预习,通读课文,急于让学生谈体会;基础知识练习形式繁多,但脱离语境,训练不扎实;讲解课文内容看似学生理解,实际上只是触及到文本的表层,似懂非懂;看似热热闹闹的学习场面,实际上偏离了课文价值,导致学习目标的“滑道”。 思考:知识、能力、思维发展之间既是一种动态的立体关系,也是层进关系。如何使这三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笔者认为要奠定知识基础,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能力。基础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前提,没有知识,何来能力?没有能力,谈何创新?语文是基础,只有掌握语文这一工具,才能学好其他知识。语文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人与人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本身也是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早在多年以前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我说语文是一个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教育家强调“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能继承、积累文化,交流思想的工具,人文思想蕴涵其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这一特殊的属性,不要人为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如果我们把语文仅当成工具来教,学生永远掌握不好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也只能是“技艺之学”,既然是工具,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情感,人文价值,又如何去体现?仅剩下“工具”外壳,显然失去学习语文原本的价值所在。 同样,我们绕过语文的“工具性”,大谈特谈道德品质,爱国情感,审美情趣,缺少了语言文字的根基,无血肉联系,语文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课程标准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是相互渗透,互促互补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品词析句、感悟语言,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学生亲历发现知识的体验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中情感价值的变化。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人文精神、情感价值观,在不断实践探索活动中,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能力。 三、要处理好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主体,学生是客体,师生之间是讲授与接受的关系。随着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对这一传统教学思想有了更新的认识,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中决定了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 何为主体?即学习的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又是怎样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怎样以学生为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主体”和“主导”两者关系?实施课标过程教师有畏难情绪,部分教师在没有很好的理解课程理念的情况下,出现了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的现象。误以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自由学,任意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误以为只要不提要求让学生自由读,漫无边际地发挥想象,该讲的不讲,明知有错也不更正,学生学习放任自流,以致在课堂表现:“问题”繁多,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活动”频繁,取代了教师应有的作用;“个性开放、张扬”,淹没了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体验、探究”随意可见,冲淡了教学的中心。 思考: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关系。屏弃过去教学中教师的唱独角戏,一统课堂现象和围着教师转“绝对服从”学风,又要避免“自主学习,放任自流”不良倾向,真心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航行中的领航人。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一要关爱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放弃“家长制”作风,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合作的伙伴,敞开心扉,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别是个人情感,建立平等、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学习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个感情基础上,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和教师共同遨游在学习知识的海洋里,愉快、生动的学习。二要端正教学思想,做好角色的转换。学生是学习过程的实践者,是主人,知识能力的获得取决于学生自己本身,但是教师应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品尝学习的成功喜悦和乐趣。三要切实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受能力认知水平的限制,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调控教学时间,在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状态时,随时捕捉其思想动态,适时调整学情,做到当学生学习出现错误偏差,及时勘误纠偏;碰到问题迷茫之处,“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遇到未知不解时,响槌重敲,化解疑难,使教师的作用真正起到“引”在迷惑中,使学生茅塞顿开,“导”在疑难处,使学生明辨事理。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ca7994e0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