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古诗讲解 标题、作者解读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牧的《江南春》。 杜牧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他文学功力了得,政治才华横溢。十几岁的时候就写过很多政治、军事文章,还被当朝宰相采用过。杜牧的诗歌,七言绝句尤为著名,内容多为“咏史抒怀”。人们将杜牧和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与之对应的“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 我们在三年级的上下两个学期,分别学习过杜牧的《清明》和《山行》,深知杜牧写景的能力。那两首诗,也是脍炙人口,一定要熟背于心。 由于杜牧是晚唐人,唐朝已经开国两百多年,再有最后几十年,就会被宋朝取代,这时正是唐朝已经由盛转衰的时期。作为唐朝官员的杜牧,一定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以前朝之事来提醒当时的皇帝。 诗文大意 这首诗的题目非常大,并不是指一城一地,而是整个江南的风景。可诗人却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写出了多姿多彩的江南风景。 这首诗讲的是:在江南这片千里的土地上,倒出都是鸟鸣、红花和绿树,水边的村子、山峦、城镇到处都有酒棋飘动。南朝留下来那么多的古寺,有多少还在本朝的烟雨中。 郭:城郭,是外城的城墙。诗中引申为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形容繁荣的生活。 南朝: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南朝之后就是隋唐。诗人使用南朝的意向是因为南朝推崇佛教。因为晚唐和曾经的南朝很类似,都是因为推崇佛教导致国家衰落,最后免不了灭国的下场。 四百八十:这里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虚数。 楼台:诗中指的是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这首诗描写的是整个江南的景象。由于幅员辽阔,作者无法通过描写所有景色,只能用两个虚数“千里”和“四百八十”来指代。 又将这幅员千里的土地上的鸟、树、花、村、山、城、店、寺、烟雨串起来,串成一幅烟雨朦胧中的景色,给人以一种又清晰又朦胧的感觉。 这种感觉,恰似唐朝的未来。到底前路是清晰的还是朦胧的,到底是繁荣的还是沉寂的,一切都没办法看清楚。诗文内容也充分反映了诗人的所思所限所忧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流传千古的诗文,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南朝留下来的寺庙,已经两百多年了。在烟雨中笼罩着,曾经的辉煌,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了。与之对应的唐朝宫廷,现在虽然仍是金碧辉煌,可是两百年后呢?是和南朝留下的众多寺庙一样笼罩在烟雨中,还是继续着它的辉煌呢? 背诵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8dc2967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