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教案 拜泉一中 杨敬群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8课《词七首》里面的一首词。 本单元主要是鉴赏唐宋诗词。唐诗和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作为一名高中生,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作为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的柳永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②、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技能目标 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情感目标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体会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带领学生以 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诗词学习要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欣赏古代诗词,主要依靠学生反复诵读和自行领悟。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诵,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能有所领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同时,在教学中,要着重抓住诗词情景交融的手法,品味诗词的意境。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①、感受诗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 ②、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着重抓住意象)。 确立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诗词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离别的伤感氛围,身临其境地把学生带入到离情别绪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观看一系列的恋人离别的图片,感受作者情感。最后通过flash音乐将词的氛围渲染到极点,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通过美读法、问答法和诵读法,精讲巧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四、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以古典诗词中描写离别之悲的词句(幻灯片展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先通过简单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学生齐读后,教师点评,接着播放flash范读。再通过学生分组合作探讨词句大意,归纳概括后,教师点评。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离情别绪,身临其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重点探讨宋词情景交融,哀情写哀的写法,深刻体会词人在笔下的景物中所饱含的浓浓深情,真正理解本词内容,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语言素质。 3、归纳总结 4、轻松一下 播放音乐版flash,加深感知,诵读成歌。 5、作业 ①、背诵《雨霖铃》。 ②、比较阅读《雨霖铃》与苏轼《江城子》。 ③、查找所学诗词中描写柳、风和月,并且抒写离情别绪的句子。 6、展示板书 六、课后反思 1、教学过程中对诗词字,词,句的把握到位,将古典诗词散文化,易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诗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抓住了诗词教学的重点。 3、通过播放flash动画,营造一种缠绵悱恻的情境,创设美的意境。尤其是音乐版flash,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重播时部分学生也在低声歌唱。 4、课堂组织还需加强,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进一步调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9b595d27f1922791688e8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