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管理和制度管理 [用“情”管理] 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改革开放的时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 方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 重、更大的自主,同时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在教育中,原有的 空洞、枯燥的说教 (包括学校和家庭 )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 益突出。随着教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激发我们不断去探索新的教育管理 方式,使教育魅力无所不在。 1 教育意图的隐蔽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 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集中概括了 “无为”教育的首要特征。 《北京日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 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 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 “我的耳朵聋 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 ! ”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 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 “谢谢,拉得真不错 ! ” 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 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 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智慧。女孩每天为 残疾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 这个传奇故事蕴含着丰富的 “无为 ”教育的哲理。 2 采用间接的教育手段 常用的直接的教育手段,如:讲课、报告、参观、访问、表扬、批评、奖 励、惩罚、谈话等。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教育者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 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的教育手段,有时更有力量。 一位母亲怕耽误孩子的学习,风尘仆仆赶了几十里路,把儿子落在家里的 书送到1/ 3 学校,然而这本书却是孩子在家里看的一本小说。 母亲的行动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强烈感受到深沉的母爱。不识字的母亲 并没有如常人一样讲刻苦学习的道理,却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从此用功读书 的效果。 3 教育者以身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崇高的师德是最具魅力的 “无为 ”教 育。 华北油田第五中学的教学楼上醒目地书写该校的办学思想: “学校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通俗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教师示范作用 的重要性。的确,教师无小节。选择了这种职业,就应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教 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自然,教师的示范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教学 上。教师示范,不仅要体现在学科的知识结构中,而且要体现出思维品质和哲 学高度。应既是学科课,又是哲学课,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启迪智慧。平常说的 功夫在课外就是这个道理。弦外之音最动听,感受的是乐曲的美和心灵的美。 4 强化受教育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应该说,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 “无为 ”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 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 “我行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要 有真切的体验。学生通过行为体验,方能感悟人生。所以,有的教师写文说: “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这是很有道理的。体验成功,实 施“我行教育 ”,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当班主任的心得。一方面我们强调铁面无私,作为班主 任这是必须坚持的。但另一方面更需要有情感化的思想交流,营造出一种更人 性化的氛围,使学生的性情愉快地流露,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充分的挖掘。只有 这样才能教育出更有人情味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自律和谐、有凝 聚力的班级。 内容仅供参考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04b40b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