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破解了李白《静夜思》版本差异之谜? 标签:静夜思 李白 日本 文化 共同社 新华社 分类:中西文化 2009年1月26日晨,日本共同社发出一则消息:李白の詩、日中でなぜ違う 中国出身の中学生が謎解き(李白的诗、中日版本何以不同?中国出身的初中生解谜),还配发了一幅照片。消息的大致内容是,日本东京都江户川区一所初中的华裔学生相木将希发现李白的《静夜思》在日本的语文资料中的版本是:“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与他在中国学到的版本不同,日语中的“看月光”在中国是“明月光”,“望山月”则是“望明月”。相木和同学一起咨询了出版资料的出版社,对方回答“不清楚”。他们通过互联网查询、写信给中国学者等方法咨询后得知,日本的表述是李白作诗的原文,中国的表述则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大东文化大学中国文学教授门胁广文感慨地表示:“有的学者都还不知道的情况,这名中学生却细心地发现了。” 看了共同社这则消息我也产生了感慨,首先是为这位日本初中生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感慨;其次为这位日本文学教授的诚实感慨,因为他承认日本“有的学者不知道”李白《静夜思》的版本区别。连学者都弄不明白的谜团居然被一个初中的孩子解开,这的确算得上是一则貌似轰动性新闻了,难怪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为此专门发出了一则电讯稿。 从共同社的电讯中可以看出,相木将希同学是通过互联网查询和向中国学者请教后得到的答案。其实,不要说中国学者,不少喜爱唐诗的普通中国人也注意到了李白《静夜思》的不同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而以日本人的汉字水平以及对唐诗的崇尚,他们绝不敢修改《静夜思》这首经典诗作中的任何一个字。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清乾隆28年(1763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康熙44年(1705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个版本到底那个是李白的“原作”,中国学界似乎没有100%的把握下定论,但是大体可以推测宋人的版本距唐朝年代相对较近,所以最有可能接近李白的原诗。不管如何,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静夜思>》(《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 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 薛先生的考证与分析早在25年前就已发表,这些年来也陆续有不少学者和唐诗爱好者引用,算不得鲜为人知,但还是比不上日本共同社的“发现”影响大。君不见,那则“李白の詩、日中でなぜ違う 中国出身の中学生が謎解き”的电讯一经发出,立时引发了中国各类媒体的莫大兴趣,包括新华网、中新网、环球网在内的权威机构,纷纷跟进转载这条题为“华裔初中生破解中日《静夜思》差异”的消息,出口转内销,弄得跟真的似的,估计有的中国学者也要大发一番感慨了。 转载、约稿请与翟华联系huazhai@yahoo.com 中国书店出版社即将出版翟华著《东方文化西方语》I、II两册,敬请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a312366f5335a8102d220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