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性价值从“实体之自由”到“关系之和谐”(一)

时间:2023-04-21 00:25: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现代性价值:从“实体之自由”到“关系之和谐”()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价值个体自由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论文摘要:现代性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个体自由”,其理论旗帜是自由主;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社会和谐”,其理论旗帜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预设了现代性价值由“实体之自由”发展到“关系之和谐”的历史必然性。正是这一必然性,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中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提供了可能。

从根本上讲,近年在中国兴起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实践,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重建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意蕴,其发展走向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机械论、实体论基础上的“个体自由”,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价值追求是有机论、关系论基础上的“社会和谐”。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浅论,诚望各位同仁指正。

现代性既是一个历史断代术语,又是一种时代精神。作为一个历史断代术语,现代性指的是紧随中世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即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现代性指的是资本主义借以产生并长期获其支持的那种社会文化精神,即启蒙理性精神。因此,在历史上,现代性是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的,它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如果说,在新生资产阶级以科学理性对抗宗教信仰的启蒙历史话语里面,理性是现代性精神之核心,那么,自由就是现代性价值之根本。正因为如此,自由主义才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不倒的旗帜,成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性的这一“自由”特征,哈贝马斯曾这样描述道:“现代性首先是一种挑战。从实证的观点看,这一时代深深地打上了个人自由的烙印,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作为科学的自由,作为自我决定的自由,还有作为自我实现的自由。

现代性对自由价值的确认是与原子论意义上的“个体”概念相联系的。“个体”既是一个本体论概念,也是一个实体性概念。培根就曾指出:“除了个体存在的实体外,自然界不存在任何东西。”笛卡尔则把“实体”定义为无需凭借任何事物,只需依靠自身就成为自己的东西。莱布尼茨的“单子说”更为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单子”作为“真实的自然原子”,它们自身就存在着某种完美之处,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这种哲学上的原子论反映在社会生活中,就形成了现代性话语中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的“个人”概念。自由个人主义“将个人看成是第一位的,是比人类社会及其制度和结构更‘真实’或根本的存在”,“更高的价值隶属于个人而非社会或集体性团体”。因此,自由主义所强调的自由是个人的自由,“自由主义的形而上和本体论的内核是个人主义。

其实,在崇拜科学理性的近代西方社会,现代性对个人自由的价值追求,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看,其思想基础不仅来自于原子论哲学,而且来自于机械物理学。机械物理学继承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终极本原观和宇宙秩序观,抛弃了它的万物有灵观,在牛顿世界体系基础之上,孕育出了工业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机械论世界观。按照这一世界观,世界不是一个有机体,而是一部缺乏生机和灵气的机器,它由永不毁灭的物质粒子构成,由永不毁灭的自然能量驱动,由


永恒不变的数学法则控制。自然祛魅、终极还原、万物分立,是这一世界观赋予现代人的基本思想理念。在这个祛魅的世界里,上帝死了,人成了宇宙的主宰,他们无视生命之于存在、价值之于事实、精神之于肉体的形上意义,将自然还原为工业社会的加工原料,将社会还原为饮食男女的个人集合,将个人还原为自利自律的经济动物,声嘶力竭地为“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权利奔走呼号。至此,经过启蒙,自由主义与经济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合理地融人到了一起,“全部人类惟一真正普遍共有的价值观都是纯功利性的—食物、住居、物欲的满足、财富与权力。’心习于是乎,人从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被连根拔起,带着疯狂的物质欲望,借助于现代科技的武装,向自然世界进攻,向人类同胞开战,向道德生命发难。就这样,高喊着“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启蒙理性走向了自己的反面,继“上帝死了”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自然之死”(麦茜特语)和“人的死亡”(福柯语)

从历史起源看,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的。从历史效果看,启蒙运动又是全人类的,其倡导的理性、科学、自由、平等之类现代性词句对社会主义者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正如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所指出的:“从一开始,现代社会主义就是而且一直是现代性的反文化。”“和所有的反文化一样,现代社会主义与其所反对的那个社会同属一种历史形成。”“社会主义的目标正是整个现代社会所颂扬的那些目标。”它一方面猛烈批判资本主义,抨击“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栓桔”,一方面积极拥抱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最忠诚、最实在的朋友”。因此,启蒙之后,现代性有了两种版本,一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一种是社会主义现代性。明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于么白由作为现代性的根本价值,既为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所强调,也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所推崇。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就是一种“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然而,同样是追求自由,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却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由主义站在人之本质的“实体论”立场上,以一种人类凌驾于自然、个人优先于社会、物性操纵人性的方式,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冲突中去争得“理性经济人”片面发展的自由,其结果,必然导致“自然之死”和“人的死亡”。马克思主义则站在人之本质的“关系论”立场上,以一种人类栖居于自然、个人立足于社会、人性超越物性的方式,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中去享有每个人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为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在“关系”中看待人、研究人,总是从人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去分析人的历史发展(如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形态学说),总是用“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去描绘未来理想社会(如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思想)。这一社会由各具个性的个人组成“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联合体内,消除了人之各种关系的奴役和对抗,每个人都自由地实现着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①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内在地包含着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两个方面,是二者的有机结合;②人的自由发展是与社会和谐发展密不可分的,“人应该在同周围现实的关系中获得自由”;③正是在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中,马克思才找到了实现个人自由的真实社会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由此,作为“现代性的反文化”—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自然地将其理论重心由人的独立、自由问题转移到了社会公平、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bb39d48c9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