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山居秋暝》英文译本

时间:2022-05-04 00:18: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品《山居秋暝》英文译本

[ ]古诗词曲英译是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承担着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本文主要是对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山居秋暝》分别由许渊冲先生创作的译本进行分析品评,以求吸取名家翻译的精髓,在古诗词翻译领域跨出更大的一步。

[关键词]《山居秋暝》英文译本空白美意美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 英译:许渊冲

After fresh rain in mountains bare 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

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 O’ver crystal stones flows water clear. Bamboos whisper of washer-maids;

Lotus stirs when fishing boat wades. Though fragrant spring may pass away 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就高,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他最著名的田园诗为《山居秋暝》,其中的诗句描绘了优美的景色,堪称诗画双绝的典范之作。许多名家对于这首名篇进行了英译,本文主要品评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一、标题

许先生对标题处理的独特之处是没有将“居”字专门译出。诗人是隐居在山中,可将该字译出,会让人联想到全诗应描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包括其平时生活琐细和所见所闻,而本诗偏重的则是山中景色。此外,这也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空白美。“居”字的虚化处理和其他三字的直译,空白与实境,一虚一实,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在有限的篇幅内海纳百川,大大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许先生如此处理,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首联

首联写初秋山雨后青葱凉爽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疏淡的笔墨点染时间、地点、节令。既巧妙地导出“山居秋暝”的主题,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前半句点出“山居”。“空山”,指幽深静谧得有些朦朦胧胧的山。唐人爱用“空”字作山林的定语,而王维尤甚,这大概出于诗人“晚年唯好静”的性格。“空”字无疑最能烘托那种幽静空寂。许先生译为“bare”,意思是“without the usual covering or


protection”,给人的印象是山上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这显然与颔联中的“松间”产生了矛盾。但我们不难猜测译者这样处理的理由:那就是要与其译文的后三句形成押韵。后半句点出“秋暝”。“晚来秋”,是说新雨过后,晚风吹拂,秋意更凉。“秋”字,既点明题意,又表现出晚来秋寒袭人的感觉。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秋意在山林中弥散开来,晚风似乎因为阵阵秋意而变得更加清新怡人。“permeate”此词极富诗意:在不知不觉中,秋意降临,虽然有些清冷,但却始终不失温柔。

三、颔联

颔联承上进一步描写山中阵雨刚过、明月初升的景色。前半句从目中所见着笔,是仰看。雨后晚晴,青天无片云,明月的清辉洒遍松林,给洗涤过的山林打上了片片亮色。许先生将此句译成“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即明亮的月光在松树林中张望,表达了原诗的意思。其中“moonbeams”和“peer”两词用得贴切。“moonbeam”意为“a beam of light from the

moon”,即“一道月光”。皎洁的月光穿过松枝,一部分被挡住,而诗人看到的就只是一束束的月光;月光穿过密密层层的枝叶,仿佛是要克服极大困难才能看到山里真正发生了什么。月光也不忍打扰这样的寂静,生怕弄出了什么声响,只好小心翼翼。如果将这个惟妙惟肖的 “peer”换成“fall”,的确有“to move

downwards from a higher position to a lower position”,表达了月光从天空中的月亮照射到地面上的松树林中,可是“fall”给人以“坠落”、“坠跌”之感,与原诗静谧悠远的意境不同。下句从耳中所闻表现,是俯闻。许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译出“泉”字,但是他通过“crystal stones”和“water clear”来向我们表达。原诗中并没有提到石头是像水晶一般透明,但是用了这个“crystal”,能够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更加明净清澈的画面,同时,也衬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如果月光不够明亮,那么被流水冲击的石头怎么看上去是透明的呢?词句短小精炼,和淙淙流泉的细小但不失生机和美感却也相得益彰。 四、颈联

颈联写山居的幽趣,承上从写景转入人物。上句写岸上,未睹其人,先闻其声,是有声动景;“竹喧”,指竹林中的笑语喧哗,点染洗衣妇女的喜悦心情。许先生将“喧”字译成了“whisper”,虽然承接了前文静谧悠远的气氛,可是并不能表达洗衣女子们说说笑笑的喜悦之情。况且洗衣女子也定非深阁中的秀气小姐,男子不在,便大可毫无顾忌地相互讲笑,交流一天的经历,甚至打打闹闹也未尝不可。下句写水中,但见莲动,不闻水响,是无声动景。“下渔舟”,指渔舟下水。湖面波起浪涌,荷叶摇荡,原来是一只只小小的渔舟从莲塘中轻轻驶过。许先生把“下”字译作“wade”。“wade”的意思是“to walk through water that is not deep”。显然渔舟并不是“”过水去,而是有人在水上划渔舟。他之所以这样处理,也一定是与上句的“maids”形成押韵。曾经看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文。他们将其译为“cast off”,意思是“to untie the rope that fastens your boat to the shore so that you can sail away”。原本安静的河塘,因为突然有小船下水,打破了原本的寂静,沉睡的莲花仿佛被惊动。小船划过,周围莲


花便开始摇曳。诗水陆兼顾,以动显静,构织成了一种静而不孤寂阴森、动而不喧嚣聒噪的深幽宁静而又清新活泼的生活场景。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法也不失巧妙之处。

五、尾联

尾联诗人自道其乐,以美景留人作结。前半句中的“随意”是唐人口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尽管”。许渊冲先生对于古代诗词用语研究十分透彻,非常清楚地将其译成“尽管”,即“though”;但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理解和求证,就容易把“随意”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以致错译。显然,仅仅按照字面翻译,而未对诗歌进行深究,是万万不可取的。后半句中的“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泛指山居的人,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刘安《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原是淮南王刘安写的招隐士之词,诗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暗寓自己决意归隐秋山的希望。对于“王孙”一词的翻译,许先生将其译成“you”,表达了泛指的含义。仿佛整首诗是在对“你”这个聆听着讲述一幅美妙的画卷,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这样一派寂静幽谧的好山好水,有识之士自然懂得欣赏。而懂得欣赏的人,必定和诗人一样看破了官场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拥有一个切近自然的平和之心,这样的人,就是诗人心灵上的伙伴。“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尽管春光已逝,但别有一番情趣的秋天也可以吸引有识之士,较好地表达了诗人尽管放弃了官场的“芳菲”,但从隐居的“秋意”中寻找到了乐趣。

六、总结

纵观全诗,月、松、泉、石、竹、莲、浣女,渔夫等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写空山雨后的秋晚景象,清雅喜人,构成一幅中国古典山水写意画。从总体上说,许先生的译本除了个别为了韵律而未能完全表达原诗意义之外,其他均忠于原作,用英文为我们完整、真实地再现了王维的这首山水诗。它文字简洁,用词准确而富有美感,精心处理的押韵使译文琅琅上口,是古诗翻译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英汉对照唐诗三百首,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3]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4]饶树金,谈《山居秋暝》的禅境禅趣,现代语文2006(8)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c88d36275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