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22-05-17 02:43: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罗珊霞 任雁娟 张燕丽等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0



作者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罗珊霞:女,本科,讲师

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罗珊霞 任雁娟 张燕丽 余建英

摘要目的:设计并使用精神科风险防范标识,降低护理风险,提高精神科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针对精神科常见风险类型,用不同颜色和字母的贴纸在护士站病人一览表中进行标识,每班护士均可通过标识了解该病人的风险类型,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护士更加准确地把握病人的风险因素,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病房内意外事件的发生。结论:风险防范标识的使用,提高了护士的风险管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精神疾病;标识;风险管理;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0.015

精神疾病病人常常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等原因而出现各种危急事件,例如,自杀自伤、暴力伤人、外走等[1]。此外,精神病人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使病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降,跌倒的风险也加大[2]。我科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了精神病人风险防范标识并应用于临床,有效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的意识和执行力,降低了意外事件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与应用

1.1风险防范标识的设计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为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常常通过一些标识提醒医护人员关注病人的风险因素,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护士站的白板上标注或者口头交班,此方法繁琐且容易遗漏。

我们根据精神科常见的风险防范内容,主要设计了5种标识,分别为防范暴力伤人、防范跌倒、防范自杀自伤、防范外走、防范压疮。通过不同颜色以及字母区分防范内容,分别使用黑色和字母“V(violence暴力)”代表防范暴力伤人;黄色和字母“F(fall跌倒)”代表防范跌伤;红色和字母“S(suicide自杀)”代表防范自杀自伤;绿色和字母“E(escape跑)”代表防范外走;紫色和字母“P(press压力)”代表防范压疮。统一制作为自带背胶的心形形状贴纸。针对其他还有可能的特殊防范,我们还增加制作了白色心形,护士可以通过自主书写来标识出具体的防范内容。具体见图1








1.2风险防范标识的使用方法精神病科新病人入院时,分别完成跌倒风险评估、压疮高危评估、自杀风险评估、外显攻击行为风险评估,针对评估分数提示为高风险者,由责任护士在护士站的病人一览表中进行粘贴标识。责任护士对于高风险病人要每天进行评估,如病人随着治疗的进程,病情缓解,风险减低时,由责任护士将风险标识揭除;如果评估到病人又出现了新的风险,再补贴相应的标识。责任护士针对病人的风险类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观察指标与统计学处理

比较使用后8个月与使用前同一时间段内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20123月设计出本标识后,我们已在临床共970例病人中使用,8个月中只有1例病人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10%;在新标识投入使用之前的8个月,病房共收入936例病人,其中有8例病人发生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5%,高于标识使用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4讨论

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3]。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医学模式向把病人当成一个整体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精神卫生知识的广泛普及,对住院精神病病人的管理也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过渡。在开放管理的精神科病房中,存在着更多的高风险因素,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降低护理风险较之前更为重要。暴力伤人、自杀自伤、外走、跌伤等是精神科常见的不良事件1],精神科病人常因精神症状、药物作用或情绪影响出现以上危及自身或他人的危急事件。要防止这些高风险事件的发生,就要把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事件前的积极


预防,即如何将处置行为变为控制行为,消除或减少护理隐患[4]。有研究证实[56],在护理服务过程中,科学、合理、有针对性、有目的地使用护理标识,对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既往通过护士站白板或者口头交接班,容易遗漏并且缺乏连贯性;风险防范标识往往贴于病人床头,各个床位比较分散,不方便护士查看和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更换,工作效率低;此外,直接用中文标出风险防范内容,不利于病人隐私的保护。新设计的标识系统用途明确,感官刺激强,标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贴于背向病人而面向护士的护士站病人一览表上,一目了然,便于随时查看和及时更换,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护士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采用心形以及多种颜色标识,醒目又给人以美感,同时减少了护士的书写,这与卫生部优质护理的要求是一致的[7]。同时,该方法多采用颜色和字母提示,实现了对病人隐私最大程度的保护,减少了病人的不适感。但是,由于该标识方法在临床应用的时间较短,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凌江主编.精神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

2]陶筱琴.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42-45.

3]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

4]杨丽.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5-666.

5]郑芝芬.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77-1178.

6]姚红梅.标识的建立在护理失误中的风险管理[J.护理研究,20072110):2606-2607.

7]雷巧玲.创新模式与优化流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8):1645-1647.

(收稿日期:2012-11-19

(本文编辑 肖向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1f6c6f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