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养成教育例谈 作者:张万武 来源:《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第2期 乐乐是我们学校的自闭症儿童,他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入校时,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说话不清楚,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与交往;有刻板行为,总是喜欢做一个动作,或者重复一个习惯行为;和周围的人没有目光对视,学习数学很吃力。 孩子的家长多么希望他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参与同龄人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去啊!但是,希望的泡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次次破灭。 如何满足这样的一个孩子的教育需求?是摆在我们特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大题、难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建议家长,从教孩子学习说话开始。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一句“老师好”“早上好”教了好多遍,终于能说了,怎么才能“会说”呢? 有一天,我正在校门口值周,乐乐来到了校门口,目光游离、闪烁,不知道怎么和我交流。我说:“早上好!”他也模仿“早上好!”目光不对视,仿佛不是和我在对话。第二天早上,我把他留了下来,先教他站好,提示:看着我,一直看着,然后说“早上好!”终于有了点意思。 然后,我规定班级每位老师和同学早上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问好。 后来,我和乐乐家长说,孩子学会了说话,还不算是会说话,要把学会的东西迁移到生活中才算合格。不只是说话,一切教学内容都是这样的。比如,学会了洗袜子、刷牙,就要让他在生活中做到睡觉前洗袜子、早上起来刷牙,并且养成了习惯才算结束。 教育迁移规律,是一个非常朴素、简单的道理。然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讲,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矫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认真做好“走好”第一步路的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仅仅存在智力问题,还存在着肢体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性差等各种运动障碍。 他们学习向左转、向右转会非常吃力,走路上下肢不协调,看上去就不合适,但他们自己不一定知道。 一个初冬的早晨,课间操开始了。他们缩着脖子,手插在兜里,排着队在操场上跑步,步履很不整齐。带操的老师、陪读的家长因为天气突然变化,出操的动作也是很不规范。看到这样的情况,我让大家停下来,告诉所有老师和家长:模仿是特殊儿童学习的第一步。我们老师和家长就是他们模仿的榜样,今天我们正确的出操姿势,不仅仅是关系到我们自己,也关系到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和带队老师一起,首先示范正确行走姿势,让学生模仿,辅助学生学习走路。 学校规定,班级组织放学、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孩子要正确地行走,矫正不正确的姿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83a2ec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