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课教学须把握六要素、 我从第一个教师节走上教学岗位,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从事党校教学工作也有十六年了。读书、写书、教书,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寻求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在此我联系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专题课教学的粗浅体会。我认为讲好专题课须把握六个基本要素。 目标是专题课的灵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给学员什么,确定教学目标是事关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环节。一个专题课首先要确定的是,是要教给学员理论知识,还是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技能,还是转变观念或态度。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授课时应更多地注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当代西方社会学思潮专题,更多的则是理论背景和理论知识的介绍,期望学员能受到启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了教学思路的形成、材料的取舍、表达的方式、教学风格,因而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学目标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教学效果的预期。教学预期效果有三个层次,即让学员乐于接受、有所收获、有所思考。 理论是专题课的骨骼。教给学员理论,首先教师要吃透理论,要自己先把问题想清楚、想透彻。自己制定的教学框架,要在理论上、逻辑上经得起推敲,要前后衔接、层层深入。理论清晰、逻辑清晰,是教师表达的基础,也是学员理解的基础。过去经常与同事和学员们讨论教学问题,我们的一个共识是,让学员听不懂的课,不是教师传授的理论高深,而是教师自己没完全搞懂。理论吃得不透,自己讲起来感到吃力的时候,学员听起来一定是痛苦的。 实际是专题课的肌肉。我坚持的教学原则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学员需求,瞄准社会热点,培养学员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和处理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在党校教学中不仅仅是以实际来阐释理论,让学员更好地把握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员运用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充分把握社会现实,能够深刻理解和阐释当代中国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同时,关于社会现实的材料也是教学素材的最主要部分。获取实际材料的途径,除加强调研、挂职锻炼外,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社会交往时处处留心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效方式。 与学员沟通和互动是专题课的血液。学员是教学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教学成效的评价者。面向学员需求是专题课教学最重要的原则。课前要先与学员沟通,了解他们正在想什么、做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和本专题有何关联。这种沟通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有时非正式沟通得到的信息可能更为准确。课堂上的沟通也很重要,语言的、动作的、眼神的沟通,在眼神的流动中捕捉学员的反应,随机调整讲授内容方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才能把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双边活动过程,使思想像血液一样流动起来。 新意是专题课的心脏,也是专题课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我们的课堂上,要有真正打动学员、让他们心随我动的能够出彩的新东西。我们不求每句话都有新意,但一个专题中要有那么几个新观点、新的表达方式或者至少是新的材料、新的数据、新的例证,就能够给学员留下印象。 表达是专题课的外表或服饰。表达是通过我们的表现让思想到达学员的头脑,实现教学目标。思想重要,表达同样重要。表达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每个教师都要培养自己的表达风格。 多听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从事教学工作23年来,我一直坚持多听课。到河北省委党校以来,2005年参加第一期副厅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责任组,半年间几乎每天跟班听课,感觉收获极大。在备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课时,从网上下载听取了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青年政治学院等名校的教授讲座录像16个,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评价、边听边取舍,听完后,教学思路也就基本形成了。 提高教学质量,我的体会是靠“六多”:多读书,夯实理论基础;多实践,把握社会现实;多思考,形成独到见解;多交友,了解学员需求;多听课,借鉴名师经验;多讲课,提高操作技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ac6ca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