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改理念优化拼音教学 摘要:在不同学习阶段,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多运用汉语拼音,在运用的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改理念 优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汉语拼音的学习提出的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还强调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删除了《教学大纲》中“学会拼音方法”、“学读轻声”、“能默写声、韵母”的要求。把“能熟练的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做到直呼音节”改为“能准确的拼读音节”。增加了“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从这删、改、增中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了汉语拼音的工具性,突出强调了汉语拼音工具性的运用功能。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等特点,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师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流程时应注重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同时,在组织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昂的,态度是端正的,加上教师提供了充分的训练过程,学生又能运用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式,那么汉语拼音的知识就有可能转化为有实用性的能力。也只有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才会逐渐的掌握学习方法,才会感悟到汉语拼音的实用性。也只有在感悟到汉语拼音的实用性时才会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这股热情才会持久。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为了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旧知识的衔接关系 汉语拼音的声母、单韵母是学生在幼儿班已经学习的内容(除未上过幼儿园的)。这部分的学习我设计的教学方式多以“展示型”的为主。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知的知识告诉他人。比如:教师说:我很高兴迎来了同学们,我愿意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谁愿意把自己以前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让学生介绍幼儿园已经学习的单韵母或声母,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的说:我会读什么,请听我读一读;我会说什么……在展示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倾听他人的发言,同时还要求学生发现他人知识点的缺漏。比如:我发现你读得不对,应该这样读;请听一听,我好像比你读的更好;我和你的说法不一样……这样既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又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引用到课堂,与新知识巧妙的融为一体,教与学都很轻松。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把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展示、学会展示和倾听习惯的培养上。 二、动静结合的关系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方面进行探讨,一年级学生不宜长时间静听教师讲课,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新知,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如:第9课ai ei ui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1、我的发现。首先让学生观察本课字母的特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发现点真不少:本课字母ai ei ui比原来学习的a e u后面多了一个字母,变成了两个字母组成的韵母;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i”; 这三个字母在标声调时只有ui是标在后面的,写在i的头上,ai ei是标在a e的头上等等。 2、我会读儿歌,会练表演。学生在欣赏课本中一幅“小朋友在种树,草地上小鸟跳、小兔乐”美丽的画面之后,再朗读“小白兔” 的儿歌,并自编动作进行表演,又从儿歌的学习中发现“白、嘴、尾、在”这几个字中都带有本课新学的韵母,在读儿歌的过程中随机认识本课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从中体会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在这课的学习过程中实际上是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点的比较,从归纳对比中不断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虽然教学本课新知识是重点,但是,让学生获取这些新知的过程更为重要,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今后渐渐形成自主学习方法的过程。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课标》不要求直呼音节,不默写声母、韵母,从表面上看好像降低了对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但实际上是要求教师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字母的框框里解放出来,不仅教给汉语拼音的知识,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比如:第一册教材从第3课声母b p m f的学习就开始编排了看图借助拼音学音节、认字(不要求写字,只提供与汉字见面的机会)、练说话、跟读儿歌等拼读练习的内容。通过汉语拼音共13课的学习,有的学生拼读能力很强,不仅学习了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而且会直呼音节,会自读读物,达到了《课标》中对拼音学习的要求。但是个体的差异总是存在的,有的学生可能拼读能力还不够,拼音阶段学习的知识还只是单个的零件,还没有成为一个能够帮助他学习汉字的工具。即使是那些拼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要想真正变汉语拼音成为学习工具也还要相当一段时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用这项工具的机会,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才有可能让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运用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运用汉语拼音的实践性活动应该是灵活的、多样的、长期的。如:在拼音集中学习阶段,除了教材中安排的读词、学句、读儿歌等训练,还可以结合每天的新课学习进行“生活中的拼音活动”,让学生将每天学习的拼音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找出自已身边那些人、物、事的名称或说法中含有新学习的字母。比如:在学习完所有的拼音字母以后,我让学生用拼音把自己的名字拼出来,不太会的就同伴互助,这样大部分学生都能将自己的名字正确拼出,那份喜悦与激动可以说是学生有生以来第一次尝试。这样,在体验中培养学好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学汉语拼音的信心。 总之,在不同学习阶段,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多运用汉语拼音,在运用的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400a30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