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诗人笔下之立春

时间:2022-07-16 00:48: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唐代诗人笔下之立春

作者:吕金漪

来源:《活力》2019年第07

【摘要】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随之形成的节气时令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人,创造出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其中立春深受唐代诗人的喜爱。通过对唐代立春诗的分析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与精神生活,还可了解到唐代人民在节令期间真实的生活写照、民俗风情等。 【关键词】节气;立春诗;时令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的节气。最早的节气文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尚书·尧典》中就已经出现了二至”“二分的概念。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记载了和今日完全一样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

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随之形成的丰富多彩的节气时令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人。生活在其中的诗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深厚的生活积淀,并将自己的感情投射于其中,由此生发出灵感,创造出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唐代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节令诗。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深受唐代诗人的喜爱。 一、立春诗中的物候、农耕色彩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节气与农业息息相关,节气所反映的一年之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成为了指导人民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依据。白居易《立春后五日》中写道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从中可知立春之后,白日变长、气湿渐暖、新的花骨朵生发出来。张九龄《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宋之问《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沈俭期《立春日内出彩花应制》等,也都揭示出了立春之后,季候变化和草木生长情况。

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中提到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中国社会来说,立春的到来意味着一年耕作时节的到来,农民要开始准备农耕了,同样也意味着希望的到来、希望的播种。从诗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仿佛在扳着指头计数,盼望和欢呼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 二、立春诗中的民风民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742cbe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