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跷功解读缠足女性 作者:高婧宇 来源:《丝路艺术》2017年第03期 摘 要:跷功是中国戏曲旦角的一种特殊的技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后来的缠足习惯。本文旨在通过对跷功的分析,来解读中国缠足行为,从而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阐释跷功与缠足行为的相关性。 关键词:旦角;缠足;审美;身体符号 缠足作为一种特殊的中国“现象”,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关于缠足的起源,世人众说纷坛,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缠足始于北宋而兴于南宋,至明代出现了“三寸金莲”之说,缠足之风进入全盛时期。中国人视缠足为陋习,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从最初的只在上流社会流行,到最后的全民参与,历时之久、范围之广着实令人震惊。 一、缠足与传统女性之美 “美并非一个生物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尤其是女性美更是如此。”今天人们认为:女性缠足是不美的。但在缠足的年代里,恰恰是缠足才被认为是是最美的身体行为,它亦是女性寻求身体美的一种方式。缠足是女性对于美的追求一种表现方式,为此所承受的痛苦也被认为是自然的。在那个年代,女孩对于缠足的羡慕与自豪是不言而喻的,“那是兴小脚,不缠足我还不乐意。”一般老百姓认为,裹一对好的小脚,做新媳妇下轿时风光,丈夫喜欢,公婆脸上有光,自己也会不受欺凌。一些有讲究的人家,如果家中夫人有一双标准的金莲,就会将其绣履供于迎门台案上,客人进门后保证肃然起敬。 缠足的小脚:“增添出不少的袅袅姿态来”、“走起路来似乎姿态格外的娉婷婀娜”、“可以‘摇摆其臀’、‘婀娜其身’”。仅因为这样还不足以揭开缠足行为背后的神秘面纱。深究其原因,这种缠足的行为,离不开男人的审美目光以及性别的社会差异。缠足给女性带来的痛苦是极大的,是什么让她们对于缠足趋之若鹜?是为了让自己变的更美?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即使自己获得更旺盛的生育能力。在传统的社会里很多事情包括婚姻都与家族的兴旺有很大的关系,近似于三角形的小脚实为女性生殖器官及其旺盛生育力的象征符号。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缠足也是体现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有为了防止女性“红杏出墙”之嫌,让女性安于庭院之内,成为男人的附属品,这才是缠足情结挥之不去的重要根源。 二、缠足与跷功之辩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导致了女人只能安于庭院之中,不能在外抛头露面。有地位的人家,其女子在未出嫁之前可谓是未出自家家门。这样的女子被世人所称赞,反之则会被认为是不懂廉耻,伤风败俗被世人诟病辱骂。随之就出现了以男性扮演女性的一些社会活动,中国戏曲旦角正是如此。在中国戏曲旦角的表演中,有一种高难度的绝活“跷功”,演员要踩着跷,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一是为了模仿缠足妇人步态,二是易显出旦角身段的婀娜多姿。 跷是仿照古代妇女的小脚形状,以木制材料制成,外套绣花鞋套着大彩裤遮住真脚将小脚露出。其可分为“硬跷”和“软跷”两种。硬跷由木制,软跷由多层布纳成。硬跷由木制,软跷由多层布纳成。跷是中国戏曲独有的特技,因中国有缠足的陋习而起。相传南唐李后主令宫嫔官娘以帛裹脚,令纤小作新月状,由此人皆效仿,以为美观。中国戏曲表现的就是古代的生活,所以也就出现了模仿女子缠足的跷功。跷功对于演员的要求也是十分的严苛,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跷功也绝非易事。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他的花旦是很出名的。荀慧生7岁学戏,就练的是跷功。先练站,次练扶墙走,再练离墙而走,当他练的晕倒之际,师傅才将跷解下来。练站的时候不仅在地上练,也要在侧立的砖上练,低处要练,高处也要练,练习的时间也会逐渐加长练一寸香、几寸香、最后直至香燃烧殆尽。我们经常看到演员在舞台上婀娜多姿踩跷表演,却都是平时的汗水、泪水、血水换来的,只有功法硬,才能更加深刻的刻画人物形象。 缠足与跷功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缠足是旧时的陋习,是封建社會歧视、束缚妇女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愚昧的。但跷功不同,它虽源于缠足,却是对艺术美的追求。近代以来,要求废除缠足陋习的呼声很高,人们的认识也不同以往,讲求男女平等。慢慢的缠足的习惯淡出了历史的舞台,随之以缠足为样的跷功演员也在减少。笔者以为,若是有条件的演员可以继续尝试,毕竟它曾是那样的辉煌过,继承与创新是相互作用的,祖辈留给我们优秀历史文化是宝贵的,同时也是我们创作不竭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李叔君.从习性到习俗:缠足女性的身体博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9(04) [2]杨兴梅.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J].近代史研究,2000(04) [3]严华.台步与跷功[J].当代戏剧,1998(03) [4]李晓.关于“跷功”及其艺术功能[J].戏曲艺术,1994(04) 作者简介: 高婧宇(1992—),女,甘肃庆阳市,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a91cd8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