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务 财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传统会计中使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式的分类已被现行的、适用的资产、负债等六大会计对象式的分类所取代,此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此六者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全部。 1. 资产: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组成 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简单的说,资产就是企业的资源。与联合国SNA中的核算口径相同,我国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指经济资产。所谓经济资产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帐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 2. 负债:由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组成 所谓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公司、企业的现有债务,这种债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会计上的负债,只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负债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当前的债务;第二,负债是公司、企业将来要清偿的债务;第三,负债需要在将来通过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予以清偿。负债通常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主要包括:向银行借入的长、短期贷款,欠付其他单位的货款,欠付工人的工资,发行债券形成的债务,预收其他单位的货款等。 3.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组成 所谓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这可以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的变形来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任何企业,其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债权人提供(对企业而言,即为负债);一种是所有者提供(对企业而言,即为所有者权益)。会计中的“所有者权益”定义 《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4. 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收入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可将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其中,销售商品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等实现的收入。提供劳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如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等实现的收入,如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实现的收入。建造合同收入是指企业承担建造合同所形成的收入。按照企业从事日常活动在企业的重要性,可将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5. 费用:由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各种日常活动发生的所有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与本期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费用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确认,凡应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支付,均确认为本期费用;反之,不属于本期发生的费用,即使其款项已在本期支付,也不确认为本期费用。 6. 利润:由营业利润扣除各项开支后的项目等组成 所谓利润,是指公司、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与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它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是公司、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其净额为利润;如果收入小手费用,其净额为亏损。利润通常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几部分。营业利润是反映公司、企业营业活动的财务成果,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投资净收益反映公司、企业投资活动的财务成果,是投资收益和投资损失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反映与公司、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那些活动所形成的收支,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ebaf3c9050876323112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