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宗教,哲学,科学三者间的关系

时间:2022-12-23 17:22:2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谈宗教,哲学科学三者间的关系

科学哲学与宗教概念是随着人类生存的扩展而一同扩展的。历史上科学哲学、宗教相互作用引起此消彼长,现代社会科学的极端发达使宗教只能成为一种炸主流的意识形态,然而科学的发达使现代人更无法抛开宗教的精神安慰,也更需要哲学的“思”科学哲学与宗教是始终伴随人类的,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科学哲学与宗教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在古代,科学、哲学与宗教是混纯一体的,到了近代,科学呈现出独立分化的特点,宗教也渐失其统治地位,在这个时期,人们为独立分化的成就所鼓舞,很少有人去思考三者之间关系。然而在当代,科学哲学与宗教在分化的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整合趋势,许多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各自领域的专业问题,单纯依靠三者之一是很难解决的。

在人类文明诸多领域中,宗教是最具神奇色彩的。一方面,宗教独具超凡的神性特征。另一方面,宗教又充满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内容。宗教可以说是人对世界的最初思考,是出现最早的人类信仰,世界对人而言有太多的未知和不可控制,最后人用这种东西代替了他所有的思考,人们也把宗教当成科学与道德的结合体。

哲学则介于宗教与科学两者之间。蔡元培先生说的:美可以代替宗教。美是美学,西方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科学的基础上,加入了许许多多的各种人生、社会等等属于人的命题。比起科学对人生的间接性,它更加直接的作用于人的生命,同时也反作用于科学等领域。哲学是人们对无法理解的问题的求证,诸如世界本源,人的存在等问题,古代神话就是人们无法解释自然现象的产物,日后他演变成了宗教哲学;但人对现实自然是存在感知的,随着劳动的深入和文明的探索,古人由农业,建筑等劳动中获得的关于天地规律的经验逐渐演变成科学哲学不是独立于宗教和科学的个体,而是贯穿于宗教科学和人类历史的一种辩证和积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人类总在追求理想,人在追求一个一个理想,回过头发现很多理想是不能实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走出一条路,这条路就是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文明,就是我们的历史,所以一个理想它最后的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实现,而在于它给了我们一种永恒的感召,在追求这种感召的过程中才有了我们的历史。这是一种永不停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哲学所追求的,这也导致了很多科学史上的革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哲学的思考,而不是出于科学的思考

哲学研究的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具有确切性的答案。哲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对任何被称为绝对真理的东西,永远都高昂着自己不屈服的头颅,这就是哲学。对哲学来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真理。我们说哲学研究的真正的问题就是形而上的东西,是不可以通过经验把握的东西。罗素说:哲学,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所以,它和神学一样。神学研究那个关于灵魂死不死的问题,关于天国的问题,你不可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知识。 也就是说,神学和哲学都是研究那些自然科学无法给出答案的问题。但罗素又说到:“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


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哲学科学相同之处就是它们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就是说都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像宗教信仰是服从于权威的。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其本质是实现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也就是实现“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面上的统一。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在哲学的“反思”中,人类的科学活动及其理论成果成为被反思的对象。

哲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思,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对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反思。反思科学成果及其所提供的崭新的认识成分对哲学可能引起正负两种效应:一方面,通过反思解释和阐发它所蕴含的变革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哲学意义,从而实现哲学科学的超越和哲学的自我超越;另一方面,如果哲学未加反思地、片面地夸大科学成果所提供的认识成分,并从这个被夸大了的认识成分出发去构筑某种具有极端倾向的哲学理论体系。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他的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中这样写到“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的先天的欲望,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事实上,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即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宗教的核心是哲学。中国的儒、释、道在冯友兰看来都应该是哲学,而不是宗教,它们都有着提高人的境界的功用,都能满足人们追求超乎道德价值的价值的欲望或要求。

其实,无论科学哲学还是宗教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希克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只有两个进路:一是自然主义的;一是宗教的。无神论,人道主义,科学主义属于自然主义的进路;世界各大宗教属于宗教的进路。在人类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生产经验的积累便是早期的科学。然而,人类力量有限,经常受到天灾的打击,于是开始祈祷神灵的庇佑,便有了宗教的诞生。人类有大脑会思考,对世界万物和人生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之后,哲学应运而生。

哲学、宗教和科学这三者从产生起便有着紧密的联系,继而在人类文明中茁壮发展,相辅相成,也有矛盾与冲突,但是缺一不可。只有这三者互相作用才能使人类文明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前途无限! 参考文献:罗素《西方哲学史》

丹皮尔《科学史》

冯友兰、赵复三《中国哲学简史》 赵林《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7d30e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