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秒32年 ——浅析《唐山大地震》的叙事策略 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影视学 姓名:王丽梅 学号:200907005 由于地震的短暂,影片把讲述中心放在了内心的余震上,一个拆散开来的家庭和几个阴影未退的亲人,以小见大,构思了一个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故事,影片以主人公王登救赎的心路历程传达出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 影片叙事结构精巧,首先电影改编自张翎的《余震》,《唐山大地震》 不是类型化的灾难片定位,其余震故事的感人程度远远超过了地震事故本身。如同冯小刚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说:“《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电影。往往拍灾难片会拍成形式大于内容,但是我们这部电影,我希望它是内容大于形式。”可以说他做到了。 其次, 23秒的地震,32年的伤痛;偶然的数字,必然的震撼;1976年唐山分离,2008年的汶川相遇。小说在创作的时候,汶川地震还没有发生,但是电影开始运作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又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从唐山地震到汶川地震,时间刚好跨越了32年,这个严重的事务在32年间是不能逃避的,导演和编剧在这里独具匠心挑选汶川相认有如许几个来由,一是唐山群众对汶川地震的感同身受,大力支援感动了全国群众;二是总要设想一个契机使得姐姐找到回家的路。母女之间在生离死别之后没有相聚的纠葛,她们各自心里的伤痛只是从她们各自的生活细节中流显现来的,震后母亲其实能够过得更好,可是她以“自虐”的体例自责,同时也是自救。女儿一直记恨母亲,无法摆脱,回家的路过于困难但避免故事冗长,32年后汶川相认,打开心结,恰到好处。 小说为剧本的改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学化视角———两个小孩只能救一个。这一点是直逼人心的,给了电影一个很好的起点。任何一个读者或者是观众,都不会觉得它是一个很寻常的、被大家用过很多遍的故事。生活中面临的艰难选择有很多,而作家从文学角度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戏剧冲突,这是生活的艺术化呈现,艺术创作是高于生活的,情节的残酷并不等于生活的残酷。电影中的情节设置,也不会影响到温暖的、回归的主题提炼,同样不会影响到观众对生活的信心和对美好的期待。 为了更好地表达影片的主题,影片选择以母亲、女儿、儿子(母亲三十年的忏悔和内疚,三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女儿在养父母家的生活,学医,被爱情抛弃三十年间不能忘却的噩梦;断臂儿子事业家庭的建立)三条线索并行。一个家庭因为一场特别灾难,他们的感情纠葛,相互抱怨又在怀念,不能体谅又彼此悬念;剧中人物命运的生长转变,和一个32年转变的时期话题。同时写到时期转变,人物命运,感情纠葛,三个人物三条线索同时进行承担起了这样一个大任务。 全片以家庭和亲情为焦点,中国人最注重家庭的感情。灾难给人带来的隐痛,使得经历它的人们有着深入的回想。这一对母女特别是有过抛却与被抛却的时刻,影片试图了解和化解了这种纠结。每次地震都让许多家庭流离失所,经过这个故事想说的是,家其实还在,在每个在世的人心里,不论分开多远,我们每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 拍摄这样一部有关地震题材的电影,是有风险的,也是需要技巧的。因为地震这个话题太敏感了,中国人从08年开始,或者说从更远久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灾难,无论外敌入侵,还是自家内讧,无论地震雪崩,还是干旱洪水。所以,面对这样沉重的话题,很多人还是会心怀谦卑和感恩,去看待这种电影,而电影也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是,离开地震,单看他们的心灵救赎,活在当下的我们又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4d7f1d3a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