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与心理的疏导教育

时间:2023-01-27 17:20: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与心理的疏导教

作者:

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7



内容摘要:网络信息时代迎来新的消费形式——网络购物(简称网购)。大学生是该消费形式群体中的主力军,影响着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趋势。然而目前不少大学生沉迷于此,在经受不住物质诱惑和网购刺激下,已演化出了道德迷失或触及法律底线的现象,如偷盗、诈骗、违法犯罪等。这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试从高校大学生网购的

行为与心理两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德育 大学生 网购 行为与心理 疏导教育

互联网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烈,网络正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当今社会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1]随着90后走进大学校园,社会上关于90后的话题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偷盗、诈骗、违法犯罪、道德迷失等方面的问题极易引起关注,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乐此不疲地为90后贴上张扬、叛逆甚至颓废的种种标签。[2]然而我们更应正视和重视他们的不足之处,给予正确行为与心理的疏导教育,这一重任不仅是社会、家庭需要共同承担的,作为高校更应义不容辞地来承载。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的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发布的《第二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30岁以下的网民数量约70%,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30%。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最热衷于网络的群体,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3]。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网购消费比例与日俱增,过度追赶潮流、盲目攀比网络购物消费促使畸形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的产生,其多表现为“网络购物成瘾”,进而成为大学生偷盗、诈骗、违法犯罪、道德迷失等现象的主要诱因。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的分析

(一)商品种类、功能的需求偏好和攀比占有欲,是促成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的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多元化、个性化,符合大学生对自我和个性的追求,其网络购物的消费行为也印证了大学生该特性。在杨立峰等在《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种类繁多,其中网购的物品种类主要是服饰、图书音像制品、数码产品、考试资料与多媒体课程、虚拟产品这五类。其中,服饰是大学生网上购买最多的物品,其次是图书音像制品。[4]这些物品无论从种类或是功能,均具有时尚性、新奇性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需求。在大学生物质购买条件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大学生群体中很多认为对新奇物品的拥有一定程度上在标识着是否时尚、是否有着共同语言、是否能够彰显自我个性等无形的标尺,加之一些大学生之间存在攀比心理,在这些诱因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下,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的现象频现于高校,也变得不难理解。

(二)自身消费能力的强弱,是促成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的因素之一。随着大学生家庭的生活费供给也相应提高,家庭多以物质金钱的形式等来表达关爱,这为大学生网络购物提供了必备的购买基础。据郝文静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网购的月平均消费额来看,80%以上200元以下,其中网购月消费额在100元以内的大学生中,将近3/5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在


600800元,这样的网购支出是该群体学生能够接受的。另有个别学生群体月生活费在500600元,相对的网购支出不尽合理,网购消费远远超出了自身生活费的数额。”[5]大学生独生子女群体剧增,网络购物随意性较大,消费控制能力较弱,出现“超额消费”、“负债消费”,对学习生活会造成影响,进而这种收支不平衡易成为诱发违法犯罪的成因。

(三)消费网站的优惠活动及从众心理,是促成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的因素之一。国内电子商务网站运营销售形式日趋成熟,“限时”、“团购”、“秒杀”等新词汇铺天盖地地映入视线,刺激性的优惠活动方式,恰迎合大学生们求廉、求新、求趣的心理,促使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的形成。新奇的网购信息,在大学生之间的传递十分迅捷,多促成学生从众性集中进行网购,如从众得到新奇体验、购买乐趣,将产生对网络购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心理的分析

(一)尝试、享乐、规避心理。大学生的求知心理,促使其对网络购物抱有尝试的心态。网购不如传统购物方式更为直接,但由于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及探索秉性,选择一定额度内的商品尝试网购屡见不鲜。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体味的享受和乐趣,使大学生的网购消费多重视物质,精神消费的投入比重下降。大学生对网购中有规避性,为避免传统消费时的讨价还价、退换商品、购买耗时等,其乐于接受省时省力的自主选择商品、网上支付、送货上门的网络购物,避免与商家面对面的繁琐沟通。

(二)求廉、求便、求异心理。大学生网购时对商品的价格十分关注,这与其经济消费能力密切相关,网购时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大学生网络购物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满足了追求方便快捷消费心理。大学生追求流行、时尚,追求与众不同,认为新奇物品能够彰显个性、凸显自我,在群体中谋求认同感是其求异心理原因的根源。

(三)奇趣、从众、攀比心理。网络商品无论从种类或是功能,均提供了丰富炫彩的信息,涵盖学习生活的诸多领域,网购时猎奇心理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并成为大学生群体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大学生群体间从众购物方式的影响,不容小视。如男生抽烟喝酒是为彰显成熟、男子汉气概、便于沟通,女生则为服饰、化妆品、首饰等可以茶饭不思。不是大学生真正需要,而是跟随购买。相互攀比,追随购买,为的只是满足自身的虚荣心理,从而获得群体间的身份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网络购物成瘾行为与心理的疏导教育方法与策略

(一)高校具有时间、空间、师资、环境等众多教育条件。所以在应对网购成瘾时须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动力和导向作用,同时,在网购行为上给予督导、在网购心理上给予辅正,借助校园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二)家庭担负着疏导教育重则。家庭是大学生经济的来源,家庭成员对孩子消费的行为与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应支持学生适度网购消费,但不助长成瘾无节制、随机、冲动的消费理念,导致大学生陷入享乐、拜金、负债的泥潭。

(三)社会消费结构和风气的导向,正确引导校园网络消费。社会应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消除一些贪图享乐、物欲横流等不正之风的消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和消费环境。

.结语


当前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存在的误区,过分的指责是不恰当的。[6]针对这些误区,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己都应重视,高校则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第一,应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其形成健康的网购消费行为和心理,减免网购消费的依赖性、成瘾性。第二,加强消费道德教育。强调理性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养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消费道德观念。第三,教育大学生学会理财。注重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注重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第四,融通互动家庭、社会共同教育。高校应积极与二者沟通和协作,帮助大学生抵御不良消费行为和心理的出现,进一步杜绝因网络而引发的迷失道德或触及法律现象。

参考文献:

[1]崔昕.中韩两国网上购物市场状况比较研究[J].商贸经济,2005.1:45-46.

[2]熊莉.90后大学生的数字化生活[J].成功营销,2011.10:64-65.

[3]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2:297-300.

[4]杨立峰,吴婷.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调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科技,2009.25:134.

[5]郝文静,郭王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嘉兴学院学,2010.3:51-54.

[6]陈丽萍,章敏.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消费心理教育[J].企业技术开发,20lO.9:180.

刘丽,商丘师范学院现代艺术学院助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6d4e9e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