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壁画:高句丽壁画发展过程 被誉为“东北亚艺术宝库”的高句丽壁画,记载了中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是5000年华夏文明的一朵奇葩。高句丽壁画,构图严谨、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是东方美术史册中引人注目的画页。高句丽壁画兴起于公元4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七世纪中期。 从题材人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舞踊冢、角觚冢的壁画完全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三室冢转为以现实生活为主、四神为辅;四神冢以四神为主要内容,是发展的最终阶段。 高句丽壁画发展过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尽管高句丽政权于公元前37年就已建立,壁画的出现却是在此之后300多年。早期高句丽壁画大约出现在公元4世纪上半叶。主要描绘贵族生活与社会风俗。公元四世纪末随着佛教的传入,壁画中开始出现形象非常小巧的莲花。这一期主要壁画有角觝墓、舞踊墓、安岳三号墓、德兴里壁画墓。中期为公元5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在从社会生活为主向以“四神”为主转化过程中,随着佛教的深入壁画内容以装饰图案为主,如莲花、云纹王字、彩色环纹、龟甲纹。这一期主要壁画有双楹墓和长川一号墓。前期和中期此前壁画多画在墓室的粉白壁面上。六世纪中叶至七世纪,这个时期为高句丽晚期,随着道教题材开始出现,佛教因素简化。此时的壁画内容多被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四神”和充满迷信色彩的画面所占据,出现忍冬唐草文。此外,这类壁画还绘有极具中原文化特征的伏羲女娲、日月星辰和飞仙等,表现出丰富的儒、佛、道文化。匠人们开始以修凿平整的花岗岩石为四壁,直接在石壁上作画,色彩效果非常鲜丽,属于工笔重彩。在此时期,朱砂、土红、石黄、粉黄、白粉以及石绿是主要颜色,色彩比早期要丰富很多,壁画风格、绘画技法已形成模式画,有了规范标准。这一时期的壁画,集安五盔坟四、五号墓、通沟四神墓等,较多分布于今天的朝鲜境内。不同时期的莲花图案在布局、位置、绘画技法、花形变化、色彩运用及装饰效果方面都有所不同,莲花图案在墓室壁画中的出现和发展与佛教传人高句丽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由于高句丽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且散见于中国古籍,因此,内容丰富的高句丽古墓壁画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风俗等的重要考古资料。 山水画:朝鲜时代山水画发展过程,以及朝鲜时代各阶段代表画家 15世纪出现浙派样式主义,16世纪大规模出现追随者,17世纪金明国达到顶峰开始衰退。18世纪少之又少,18世纪秦再奚之后再难看到,他是韩国美术史上最后的浙派画家,还看不出受到真景山水的影响,中国浙派蓝瑛作为结束后,南宗开始压倒浙派,而韩国的转变则在其一个世纪以后。18世纪真景山水盛行,发展到郑遂荣,不拘于实景的真景山水,而发展到了文人山水阶段。中国17世纪流行的南宗画风对韩国画发展有重要意义。朝鲜中期传入的文人画思想经后期(18世纪)的展开开始流行,到末期(19世纪)成为主流画风。朝鲜末期金正喜取代真景山水成为主流 朝鲜时代山水画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可分为初、中、后、末期。朝鲜时代的政治思想主要是以朱子性理学为基础的儒教。因实行推崇儒教,抑制佛教,佛教艺术和壁画开始衰落。儒教受重视,士大夫兴起,诗书画为一体的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 早期朝鲜山水画主要受宋、元画风影响,比如李、郭派、南宋院体、马夏派、浙派、南宗画风等。朝鲜世宗年代的画院画家安坚受李郭画风影响,形成了以李郭派为基石的安坚派。主要作品有:《梦游桃源图》、《赤壁图》、《四时八景图》。安坚派经过15、16世纪的发展到朝鲜时代中期,由金缇、金明国、李澄继承。与安坚同时代的士大夫画家姜希颜到过北京,受南宋院体和浙派画风影响,其构图、笔墨、皴法与浙派、院体画风关系密切,其代表作有《高士观水图》、《高士渡桥图》。画院画家李上佐主要受南宋马夏派和南宋院体影响,作品有:《松下步月图》。十五世纪末的画院画家崔叔昌、李长孙、徐长宝以米法上山水为基石,形成独特画风。主要作品有山水图、这一类画风在16世纪末,有朝鲜中期画家李正根继续发展,高克恭对这一类画风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作用。 朝鲜中期政治动荡,山水画却进一步发展,并形成具有朝鲜特色的画风,尤其在宣祖和仁祖期间,大力支持和保护绘画,使山水画繁荣发展。中期朝鲜山水画主要受明院体和浙派画风的影响,比较顺利的继承了初期发展。继承初期画风和浙派画风的画院画家金缇,其画风对后来的李庆胤、金明国的作品影响很大,作品有《童子牵驴图》、《寒林雪霁图》。明宗至宣宗中期的李不害继承初期画风,不在使用一种画风进行创作,而是两种以上混合在一起,作品有《骑驴独行图》、《曳杖逍遥图》。还有受安坚派、浙派影响的李桢、李澄被视为朝鲜中期最重要的画家。李桢的作品有《山水图》。李澄的作品有《烟寺暮钟图》。金明国是17世纪画家中受浙派影响最多的画家,其画风继承明代后期浙派样式主义画风。作品有《雪中归路图》。 后期朝鲜山水画后期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是继承朝鲜中期浙派的传统画风。一些已经受到西洋画派的影响,代表人物尹斗绪、尹德熙、秦再奚、金斗樑。二是中期传入的南宗画法,到后期非常盛行。三是郑鄯一派的真景山水画风。真景山水是朝鲜后期一个重要美术现象。真景山水强调绘画中的因素,南宗画风强调绘画风格。游览记录所见所感,后期朝鲜真景山水中最为突出的部分。高丽时期已出现,与纪行文学相结合得到发展。18世纪大量出现,尤其以金刚山为主题。虽为表现实际景物,但增添了文学的内容。代表人物有郑鄯,作品有《金刚全图》。 朝鲜末期真景山水、风俗图逐渐没落,但南宗画风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出现新画风的胎动。南宗画风一直到朝鲜末金正喜取代真景山水成为主流。金正喜推崇文人思想,并加入佛教思想,作品有《岁寒图》。朝鲜后期最后一位大画家张承业最初接触南宗画法、后学习元四家、吴派、浙派、清四家、四僧,形成自己的画风,代表了传统朝鲜画坛的结束,近代花坛的起点。其《山水图》代表了典型画风。 交流:朝鲜时代关于中、韩美术文化交流的情况 自古以来,中韩交流密切、频繁。韩国美术发展从朝鲜时代(1392-1945)以来,虽曾吸收过我国宋朝李郭画派与明朝浙派、吴派及清朝扬州画派等形式技法,却能在骊探之余,结合其自身特殊的人文风貌与地理环境,另辟新境,开创出风格鲜明的韩国画风。 中国画风流入朝鲜社会的途径,有几个可能性,分述如下: (1)对欣赏中国绘画有兴趣的朝鲜帝王,命使臣买回; (2)赴任到中国的使臣中,因为自己有兴趣而买回来; (3)派遣使臣至中国时,朝鲜画家也一同前往,那些画家看了中国的画风,回国后便开始模仿; (4)贸易的商人购买中国画、画谱,带进朝鲜; (5)中国使臣来朝鲜时,其本身便会画画,或有对绘画有兴趣的人揣如朝鲜等各种可能性。 一朝鲜前期 绘画与中国的交流中心是明朝燕京。 1中国的使臣 朝鲜中期,明朝政府派遣到韩国的使臣朱之蕃 传入书籍:《顾氏画谱》 《十二画帖图》宣祖 2中国的民间画家 孟永光 1645年,朝鲜著名宫廷画家、图画署教授韩时觉曾经跟随高丽孝宗王来到北京,当面接受清代宫廷画家第一人孟永光的指点、传授,跟着孟永光研习人物画。回到朝鲜后教授李明郁,使其学得孟永光人物画心法,成为高丽王朝宫廷国画署成绩斐然的著名画家。 3到中国来的朝鲜使臣与画家 1455年和1465年姜希颜以副使的身份出使中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885a85e53a580216fcfe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