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6)(一) 柳宗元(773—819年),字予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曾官至札部员外郎,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柳州刺史。47岁时死于任所。他在被贬永州时,官闲事少,有机会接近农民,写有《田家》三首记述当时所见农村情况。 其一: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 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 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 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其二: “篙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庭际秋虫鸣。疏麻方寂历。 蚕丝尽输税,机抒空倚壁。 里胥夜经过,鸡黍事筵席。 各言官长峻,文字多督责。 东乡后租期。车毂陷泥泽。 公门少推怒。鞭朴咨狼籍。 努力慎经营.肌肤真可惜。 迎新在此岁,唯恐踵前迹。” 其三: “古道绕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渌。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今年幸丰年,无厌饘与粥。” 三首诗意思连贯,又各有侧重。第一首写农家早起吃了饭就赶着牛下田耕地,此时天刚蒙蒙亮,公鸡在啼鸣,直到天黑才回来。整天只听到犁铧耕地的札札响声,乌鸦不停的在身后飞翔。终年这样尽力的劳动,为的是能够度过穷日子。结果收获的粮食都缴纳官府助徭役。只好守着空屋睡大觉。眼看子孙一天天长大,农民生生世世都是老样子,无法改变命运。第二首是写隔着篱笆的邻舍晚上聚集在一起聊天,院子里秋虫在啼呜,农妇们疏理麻皮时发出“寂历”声音,蚕丝全都交了官府的租税,织布机只好靠在墙壁歇息。突然乡间的小吏夜晚经过这里,只好杀鸡煮饭来招待他。大家都说当官的很凶恶,官府的文书也多是责骂农民的话。东边乡里缴纳租税误了期限,运粮的车轮陷进泥潭。公家的人从来很少宽恕百姓,凶狠地将农民鞭打得体无完肤。还是努力准备好该缴纳的租粮,免得又受皮肉之苦。今年又要迎接新上任的长官,唯恐他的作为还是老一套。第三首则是用古道、蒺藜、蓼花、寒水、风高、柳疏、霜重、野鸟等等自然的景物来烘托作者悲凉的心情,达到情景交融、超神入化的程度。最后还是乐观的老农劝他留下来过夜,说幸好今年是个丰收年,尽管交了那么多租税,一碗稀粥还是有的吃。短短一句话,也道尽了农家的辛酸。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曾因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出任杭州、苏州刺史。白居易的诗语言通俗晓畅,能使老妪皆懂,故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是继杜甫之后的一个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许多有关农业的诗歌都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苦难生活。如《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1f8855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