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副励志春联历史渊源 中国第一副励志春联的历史渊源 中国第一副春联: 我国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时间:约 1046 年前。 春联介绍: 春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 ( 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 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 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到的艺术形式。 随着唐代诗歌流行,散文春联被排斥在外。散文春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但是分重申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积厚流光,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 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 ( 见《蜀梼杌》 ) ,这要算中国最早的春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民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 年, 中国国务院把楹联民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民俗在华人致使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关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重视要价值。 历史探源 春联民俗 语言寻根 春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 1991 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 中国第一副励志春联历史渊源 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 0610 号敦煌遗书为据: 岁日:三阳始布,四时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回始,四时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五福除三祸,万古□ ( 殓 ) 百殃。 宝鸡能僻 ( 辟) 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 ( 著 ) 户上,荣华后辈昌。 又:三阳始布,四猛 ( 孟) 初开。 《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 ( 句) ,始于六朝,元 ( 原) 非近体。”王夫之说,春联源于律诗的说法,好 比“断头刖足,残人生理”——《清诗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164512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