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时间:2023-03-25 05:24: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学科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摘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初中社会课教学的两大目标。本文分别阐述了过分强调基础知识传授以及过分强调的片面性,并运用当代教育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社会课基础知识进行分类,阐明社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关键词]社会学 教学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初级中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学科。社会课的认知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掌握适应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最必须的社会知识。社会课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社会课的能力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社科学知识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观察、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和从事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的能力。这里主要是社会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自从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社会课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非常重视。近年来,教育观念发生了逐渐变化,基础知识传授的地位逐渐动摇,对社会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关系的看法也渐渐地复杂起来。而如何处理社会课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关系问题,对处于教学第一线的社会课教师来说,意义十分重要,也对社会课教学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一、强调基础知识的灌输或把知识传授当作能力培养的附庸,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目前在缺乏比考试作为衡量人才标准更有效的办法的情况下,升学考试成为教育的指挥棒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是应试教育受到多么激烈的批判,毋庸讳言,初中的社会课程还是围绕中考而开设、教学的。这不论在以前还是在现在都没有本质的区别。2000年以前在浙江省的升学考试中,社会课一直实施闭卷考试,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唯一,阅卷时按点计分。考试内容范围也很窄,各地区虽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初三所学内容为主,初二所学内容次之,初一所学内容一般不考。这样一来,很多学校的初一社会课形同虚设甚至干脆不设。初二初三社会课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往往把社会课教学变成纯粹的知识点传授,社会课基础知识传授成为基础知识灌输。有些社会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很简单,就是教师把知识点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死记硬背知识点。事实证明,这种办法应付考试是行之有效的。记得在一次中考复习会议上,有人就说过, 最好的社会课就是能让他的所有学生即使在完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在读背社会课知识点。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和压抑,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在它的消极影响下,有关的复习资料中的答案成为真理的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威,从而禁锢了学生的



1




思想,偏离了培养人的目标,社会学科也丧失了自身特点,流弊无穷。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方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强烈冲击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在中西方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时至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改革,尤其是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中,中考变化最大的就是从2000年开始在一些地区逐步试行社会课开卷考试,有些地方对主观性试题的阅卷还采用了专家评阅的做法,这些都对以前那种强调灌输靠死记硬背获取高分的教学手段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此,很多教师对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而在反思传统的社会课教学的弊病时,就形成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开卷考试已经不需要学生去记住社会课基础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在考试是可以在所带的资料中查到,社会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课基础知识的传授是为社会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即思维能力的培养服务的,社会课基础知识传授成为思维能力培养的附庸。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社会课的基础知识目标就从中心地位转移到从属地位,而且这种观点现在似乎已是一种共识。

把基础知识传授仅看成基础知识的灌输,人为地割裂了知识的系统性,机械地记忆零碎的知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起不了什么作用;而忽视基础知识传授、把基础知识传授当成思维能力培养的附庸,强调思维能力培养或进行所谓的思维能力训练,其最终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上述两种观点错误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对知识和能力的僵化理解。通常意义上,我们把知识定义为“人的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认识”其局限性在于对知识的界定仅仅停留在哲学的反映论上,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识和能力的联系,引起了对知识传授看法的偏颇。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呢?

二、要确立新的知识观,合理确定基础知识传授在社会教学中的地位。 随着现代教育理学的发展,传统的知识观越来越暴露了它的局限性,有必要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重新界定一下知识范畴。

当代认知心理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认为“可以把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并指出:第一,知识是后天经验的产物,不包括由遗传而来的适应机制;第二,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三,知识的范围广泛,从具体信息到机体的认知结构的根本变化,都属于知识的范畴。而能力往往是遗传和学习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把能力限于后天习得的能力,则其内涵与外延与广义的知识相等。这种对知识的重新界定明显扩大了传统的知识范畴。

根据这种广义知识论观点,我们可以把社会课基础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有两种,第一种是描述性的社会知识,指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及社会现象,如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经济状况,一些历史事件的诸要素等。它可以使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原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极其纷繁和杂乱,还没有构成有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第二种是规律性的社会知识,往往指从诸多社会现象背后发现的比较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如人类生活同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道路问题,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60ec65a2161479171128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