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羌族萨朗的文化特征

时间:2023-02-17 08:07: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羌族萨朗的文化特征

作者:但雅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06

一、羌族萨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羌族萨朗的起源

羌族人民善良淳朴热情奔放,羌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羌人好歌舞,羌语中萨朗,汉意载歌载舞的意思。《羌族释比经典·取火种》一章中写道天神蒙格西的儿子然比娃冒着生命危险,上天历经各种磨练,打破重重困难将火种藏在白石里带到了人间,点燃了羌人的第一退篝火,从此改变了古羌人的生活方式。羌人每当狩猎成功归来都会在树林里或者草原上燃起篝火,一边烤着猎物,一边围着火堆边唱边跳,来庆祝狩猎成功。羌人从而逐步发展为喜庆萨朗,现今仍保留此古俗。而在羌族民间故事《萨朗姐》中说,在茂县西湖羌寨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正当羊角花开得最为鲜艳的时候。一天,在茂县曲谷西湖寨,人们突然听见羊角花丛中响起银铃般清脆的歌声。循着歌声,大家看到一位身着素白麻布衣裳,头顶黑色头帕,腰上栓着挑花围腰的羌家姑娘。她身材苗条,相貌俊美,边歌边舞,如春燕翩翩,她说她萨朗。大家纷纷围着萨朗,请她教唱歌跳舞。萨朗边唱边教,人们也边唱边学,歌声优美,舞姿轻盈。后来,萨朗被恶土司所害,人们把她安葬在西湖寨后山梁上,将其坟修成一座石塔。每年羊角花开时,妇女们到女神梁子的石塔周围唱歌跳舞,热闹几天,以示纪念萨朗女神,而这也成了妇女们的传统节日。萨朗歌舞也就成为了羌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 (二)羌族萨朗的发展历程

羌族自古以来崇尚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在他们现今的生活中,仍然保留有部分的自然崇拜、祭祀活动及少数地区的图腾崇拜。舞蹈从有开始就有了萌芽,萨朗是由祭祀活动中的所跳舞蹈演变发展而来,在历史长河中萨朗逐渐发展形成了现今羌人的自娱性集体舞蹈。羌人的生活劳作习惯所产生的动作体态一顺边、顶胯、以右为先等特色动作,经过发展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萨朗中。羌族萨朗种类繁多,加上地域差别,要想收集整理成专辑相对来说是较为困难的。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不惧困难深入到各地去收集整理成专辑,这为萨朗的流传和推广打下基础。目前已经有《羌族萨朗》专辑出品,各大学术报刊也有多篇关于羌族萨朗的论文发表。四川省内多所大学开设羌族舞蹈课程,羌族萨朗由民间走向课堂,更规范化。经过艺术体的创编,羌族萨朗开始走向舞台,萨朗已然成为了羌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 二、羌族萨朗的文化特征 (一)什么是萨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萨朗,羌语为唱起来、跳起来,一般指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圆圈舞蹈,集体参与性强,其表现形式是男前女后拉手围着火连成圆圈,载歌载舞,速度从快到慢,表演粗犷优美。 (二)萨朗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羌族萨朗在祖辈中流传,在羌区极为流行和普及。按照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喜事萨朗、忧事萨朗、礼仪萨朗、祭祀萨朗。 1.羌族萨朗的代表性舞蹈种类

1)喜事萨朗。席布蹉是羌语方言,是办酒席时所跳舞蹈。此舞主要流传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县茂县,由男前女后以火塘为中心围成圆圈,不封口,人数没有具体限制。由男子领舞,带领队伍,舞步变化多端,小腿尤其灵活,男女之间互相竞争,情绪高亢、氛围热烈。 2)忧事萨朗。仁沐那.耸瓦,意为跳铠甲,亦是铠甲舞。此舞只能羌族的成年男子参加带有军事色彩舞蹈,纪念族里英雄或者是族里有威望的老人去世举行丧葬时所跳。队形基本成两排对垒,由头上带着皮盔,手持兵器,身上披着牛皮制作的盔甲的成年男子跳的舞蹈,此舞表达出羌民们对逝去的民族英雄及有威望老人的悲痛,更鼓舞了战士士气。 3)礼仪萨朗。巴绒是羌族的瓦尔俄足节日所跳的礼仪性舞蹈。在这一天,羌族的无论老幼女性都会盛装打扮,聚在一个地方,由族里公认跳的最好的妇女领舞,后面的次序按照年龄依次排序。舞蹈没有音乐伴奏,全由舞者们齐唱。巴绒的最具特色的动作在胯部,其中顶胯、甩胯、转胯展现了羌族妇女的优美体态,动作亦是豪放独特,却也不失女人的优雅妩媚。

4)祭祀萨朗。布兹拉,也称莫纳恩沙,此舞的音乐既不是数字音乐也不是歌唱,是由释比手持铜铃,男子手持羊皮鼓打出的节奏作为伴奏。布兹拉也有原来的释比的巫术文化,发展成为了现今自娱性民俗舞蹈。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有单、双、三、群体等形式。 2.羌族萨朗的艺术特点

1)羌族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极高文明的民族,它的文化十分丰富。尤其是羌族萨朗文化在羌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羌族萨朗也是来源于羌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要想讲清萨朗的艺术特点,还得从深入它的内部细细道来。特点如下:

①羌族萨朗保留了祖辈流传的原生态,有着无可比拟的流窜在羌族人民血液中的豪迈粗犷、热情奔放的特色风格。舞者在祭祀中尽情舞蹈来取悦神灵,常以打击乐器伴奏,增加了祭祀中的神秘感,羌族人民也对神灵们更为崇拜。②羌族萨朗没有固定音乐,通常都是自唱自跳,唱的歌词内容也与舞蹈动作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萨朗的进行也是舞者们用歌来促使整个过程进行。③羌族萨朗的大多基本动律向下的屈伸、颤膝、同手同脚,胯部动作夸张,下肢腿部步伐变化繁多,小腿尤其灵活。大体动作是由领舞男女的一组或者几组动作重复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丰富多样的羌族音乐,更是对于萨朗各种情绪表达的重要元素。羌族萨朗在民间多由舞者们边唱边跳,所唱歌曲都是祖辈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一般多为五声调式,属于我国的五声民族调式。除了歌曲以外,还有多种打击乐器来伴奏,如铜铃、羊皮鼓等。也有羌笛、口弦等极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伴奏。

3)羌族萨朗文化当然包括它的服饰文化。萨朗的种类繁多,相对应的它的服饰也是多种多样。各种萨朗活动极具特色的羌族服饰也是一大看点,羌族服饰上最为突出的就是衣服上的羌绣,衣服的袖口、衣领边,包括束身的腰带上都绣有花纹。还有云云鞋,鞋尖微翘,鞋身一般绣有云朵图案。

现如今羌族出现一定的汉化,年轻一代对羌族萨朗文化传承缺失,今后希望他们能多关注萨朗文化,使其不仅仅是流传在羌族居住区域,要让它走向更大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陈兴龙.《羌族萨朗文化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归秀文、林忠亮.《羌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2f639b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eb.html